百词典

《数日前,梦人示余一卷文字,大略若谕马者,》

时间: 2025-05-07 08:37:22

诗句

天骥虽老,举鞭脱逸。

交驰蚁封,步中衡石。

旁睨驽骀,丰肉灭节。

徐行方轨,动辄吃蹶。

天资相绝,未易致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7:22

数日前,梦人示余一卷文字,大略若谕马者

作者: 苏轼 〔宋代〕


原文展示

天骥虽老,举鞭脱逸。
交驰蚁封,步中衡石。
旁睨驽骀,丰肉灭节。
徐行方轨,动辄吃蹶。
天资相绝,未易致诘。


白话文翻译

即使天马已老,仍然可以挥鞭飞奔;
在赛马的场地上,虽有蚂蚁般的封堵,却也能步履如磐。
旁边那些驽马,因丰腴而失去骨节;
它们缓慢前行,稍有不慎便会跌倒。
天赋与能力的差距,实在难以弥补。


注释

  • 天骥:传说中的神马,象征卓越才能。
  • 交驰:相交而奔驰,指赛马。
  • 蚁封:蚂蚁般的阻塞,形容局势的复杂。
  • 旁睨:侧目观望,指看见。
  • 驽骀:劣马,指那些能力不如天马的马。
  • 丰肉灭节:因过于肥胖而失去骨节,形容失去本质。
  • 徐行方轨:缓慢地行走,沿着轨道。
  • 动辄吃蹶:稍有不慎就会摔倒。
  • 天资相绝:天赋与能力的差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他的诗词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迈激昂,也有细腻柔和,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苏轼晚年,体现了他对人生、才能的思考。面对岁月的流逝和自我能力的局限,诗人借用赛马的意象,表达对天赋与努力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赛马为喻,探讨了才能与努力之间的关系。诗中通过对比“天骥”和“驽马”,表达了天赋的稀缺和后天努力的局限。苏轼使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将轻盈奔放的天马与缓慢笨拙的驽马相对比,展示出不同个体在能力和表现上的差异。诗中“天资相绝,未易致诘”一句,直白而又深刻地揭示了个体命运的无常与不可控。整首诗不仅仅是对马的描述,更是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尽管天马老去,但它的气质与能力依然存在;而驽马虽肥美,却失去了奔跑的力量,象征着那些缺乏内在价值的表象。通过这样的对比,苏轼引发读者对自身能力与努力的思考,具有很强的哲理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骥虽老,举鞭脱逸:即使神马年老,仍能一扬鞭子便飞驰而去,暗示才华不受年龄限制。
  2. 交驰蚁封,步中衡石:虽有外在阻碍(如蚂蚁般的障碍),但在关键时刻仍能稳步前行。
  3. 旁睨驽骀,丰肉灭节:与旁边的驽马相比,肥胖的驽马失去了骨节,象征着才能的消亡。
  4. 徐行方轨,动辄吃蹶:缓慢地行走,却也容易跌倒,表明缺乏优秀才能的个体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5. 天资相绝,未易致诘:天赋与努力之间的差距很难弥补,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与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马的奔跑比作人的才能与努力,形象生动。
  • 对比:通过天马与驽马的对比,突出优劣差异。
  • 拟人:赋予马以人的特征,使情感更为丰富。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对天赋与努力之间关系的思考,揭示了人生中不可避免的差距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骥:象征非凡的才能与潜力。
  • 驽骀:象征平庸与缺乏竞争力。
  • 鞭子:象征动力与行动的引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天骥”在诗中象征什么? A. 一匹普通的马
    B. 卓越的才能
    C. 一种美食

  2. “丰肉灭节”表达了什么? A. 吃得太多导致失去形象
    B. 享受生活的态度
    C. 运动的必要性

  3. 这首诗的核心主题是什么? A. 年龄的增长
    B. 才能与努力的关系
    C. 自然景观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夜泊牛津》 苏轼

诗词对比

  • 比较《数日前,梦人示余一卷文字》的主题与《登高》中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两者都表现了对才能与努力的思考,但《登高》更加注重人生的孤独感与自然的壮丽。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全集》
  • 《宋代文学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鸡鸣歌 闻雁 姑苏杂咏 天平山 凉夜 剡原九曲(九首) 穆陵行 与侄常游东庵 过永定废寺 哭周记室 剡原九曲九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请骸骨 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麦字旁的字 氏字旁的字 远旅 六衢 辽东鹤 以锥飡壸 立刀旁的字 分居异劈 包含谁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槛的成语 潜影 头品 善与人同 反文旁的字 狂涛骇浪 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