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13: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13:08
次韵钱穆父会饮
作者:苏轼
弹冠恨不早,挂冠常苦迟。
盛服每假寐,角阙时伏思。
东门未祖道,西山空拄颐。
逝将江海去,安此麋鹿姿。
要当谋三径,何暇择一枝。
与君几合散,得酒忘淳漓。
君谈似落屑,我饮如弈棋。
世有作诗如弈棋,弈棋如饮酒,
饮酒乃天戒之语。
仆于棋酒二事俱不能也。
居官不任事,造物真见私。
主人独贤劳,金谷方流驰。
行人亦结束,杖杜乃归期。
公卿虽少安,河流正东酾。
我得会稽去,方回良不痴。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感慨和对饮酒作诗的思考。诗中提到,早早地弹冠(即入仕)是令人遗憾的,而挂冠(即辞官)却又常常推迟。穿上盛装时常感到疲倦,仰望角阙时会陷入沉思。东门还未踏上祖先的道路,西山却只能空空地倚着下巴。将要随江海而去,何必在此停留像麋鹿般闲散。应该策划三径(隐居之地),又怎能忙于选择一枝花?与君相聚的时光短暂,饮酒时便忘却了尘世的繁杂。你谈论如同落下的屑末,我饮酒却如同下棋。世间作诗就如同下棋,而下棋如同饮酒,饮酒乃是天赋的戒律。对我而言,棋与酒这两件事都无法精通。身为官员却无所作为,造物主确实让我感到私怨。主人独自劳苦,金谷的美酒正流淌。行人也已结束旅程,拄着杖子归期已近。虽然公卿们安定无事,河流依旧向东流淌。我得去会稽(隐居地),才不会显得过于痴迷于世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在文学上成就卓著,诗、词、文皆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诗风豪放,情感真挚,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此诗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正值他人生的低谷时期。诗中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他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和对酒、诗、棋三者的反思。
此诗以饮酒为引子,表达了苏轼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诗的开头,作者感叹自己入仕太晚,辞官又太迟,流露出对官场的无奈与厌倦。接着,诗人以东门、角阙、江海、麋鹿等意象,展现了他内心的矛盾和对自由的向往。他渴望像麋鹿一样自在,然而又被世俗的束缚困扰。通过“要当谋三径”和“何暇择一枝”,诗人强调应追求隐居的生活,而非追逐繁华的事物。
在描写饮酒时,苏轼通过“君谈似落屑,我饮如弈棋”将饮酒与下棋进行比较,强调饮酒的乐趣和品位。诗中提到“饮酒乃天戒之语”,表明作者对饮酒的理解和个人的态度,似乎在说饮酒是一种天赋的享受,而非单纯的消遣。
整首诗字句简练却意味深长,反映出苏轼对人生、自由、饮酒和诗歌的独特感悟,表现了他豁达的性格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此诗反映了苏轼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表现出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通过饮酒与作诗的比较,表达出对人生乐趣的追求,同时也展现了他豁达的性格与对世事的超然态度。
苏轼在诗中提到的“弹冠”是什么意思?
A. 入仕
B. 辞官
C. 休闲
D. 旅行
诗中“东门未祖道”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世俗的追逐
B. 对权力的渴望
C. 对自由的向往
D. 对过去的怀念
苏轼将饮酒与下棋进行比较的目的是什么?
A. 强调饮酒的乐趣
B. 表达对棋艺的热爱
C. 说明饮酒的戒律
D. 批评世俗的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