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49: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49:41
古昔有遗叹,所叹何所为。
有国遗贤臣,万事为冤悲。
所遗非遗望,所遗非可遗。
所遗非遗用,所遗在遗之。
嗟嗟山海客,全独竟何辞。
心非膏濡类,安得无不遗。
很久以前就有这种感叹,究竟是因为什么而感叹呢?
在国家有贤臣时,世间万事都充满了冤屈与悲哀。
所遗留的并不是希望,所遗留的又不是可以遗忘的。
所遗留的不是有用的,所遗留的只是留下的遗憾。
唉,远道而来的旅人,难道你就没有什么想说的吗?
心中并不是像油脂那样光滑,怎么可能不留下遗憾呢?
此诗通过“古昔”和“山海客”引申出对历史的思考,反映了作者对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与无奈。
元结,唐代诗人,以《古遗叹》闻名,作品常反映社会现实与人文关怀。其诗风清新,情感真挚。
该诗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政治腐败时期,诗人借古人之言,抒发对当时社会的不满与对理想政治的渴望。
《古遗叹》通过古人的感叹引出了对现实的深刻反思。诗中提到的“贤臣”使人联想到历史上那些治国平天下的明君贤臣,而“冤悲”则是对当时社会不公的控诉。诗的前半部分层层递进,揭示了所遗留的并不是希望,而是一种无奈和遗憾。
后半部分的“山海客”,不仅是一种对远方旅人的呼唤,更是对众多在历史长河中漂泊的人们的感慨。诗人在此传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助。通过对“心非膏濡类”的描绘,深刻地反映出人们在历史洪流中容易产生的失落感与无奈,展现了人性的脆弱与复杂。
整首诗在情感上深邃而又细腻,既有对历史的追思,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值得细细品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思与对现实的无奈,揭示出人们在历史长河中的孤独与失落感。
诗中提到的“贤臣”指的是什么?
A. 有才德的官员
B. 普通百姓
C. 外国使者
D. 农民
诗中“心非膏濡类”的意思是?
A. 心情如油般顺滑
B. 心中有痛苦与遗憾
C. 内心充满希望
D. 感到快乐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A. 描述自然风光
B. 表达对历史的追思与对现实的无奈
C. 赞美爱情
D. 叙述个人经历
这些诗作在题材上虽各有不同,但都反映了诗人对时代、人生与社会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