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系乐府十二首·思太古》

时间: 2025-04-26 03:30:23

诗句

东南三千里,沅湘为太湖。

湖上山谷深,有人多似愚。

婴孩寄树颠,就水捕鷠鲈。

所欢同鸟兽,身意复何拘。

吾行遍九州,此风皆已无。

吁嗟圣贤教,不觉久踌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0:23

原文展示

东南三千里,沅湘为太湖。
湖上山谷深,有人多似愚。
婴孩寄树颠,就水捕鷠鲈。
所欢同鸟兽,身意复何拘。
吾行遍九州,此风皆已无。
吁嗟圣贤教,不觉久踌蹰。

白话文翻译

东南方三千里,沅水和湘水汇成太湖。
湖上山谷深邃,居住的人多得像傻瓜。
婴儿寄居在树顶,靠水捕捉鷠鱼和鲈鱼。
他们的快乐与鸟兽相同,身心又有什么束缚呢?
我行遍九州,这种风俗已然消失。
唉,圣贤的教诲,不知不觉中我已徘徊太久。

注释

  • 沅湘:指沅水和湘水,均为湖南的河流,汇入太湖。
  • 太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位于长江下游地区。
  • :此处指人们的愚笨,或毫无智慧。
  • 婴孩:指小孩,暗示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
  • :一种水鸟,常见于湖泊。
  • :指鲈鱼,常用于渔猎,象征自然的富饶。
  • 身意复何拘:身体和思想又有什么束缚呢?表达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
  • 九州:古代对中国的称呼,指地广人多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结(约660年-730年),字公素,号文宗,唐代诗人,以五言绝句和乐府诗著称,作品多表现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和个人情感的抒发,风格清新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系乐府十二首·思太古》写作于唐代,正值盛唐时期,社会风气开放,士人对自然和自我生活的向往愈发强烈。诗人在此背景下,借古抒情,表达对古代无忧无虑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思考和批判。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优美的自然景象和质朴的人生哲思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古代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反思。诗的开篇“东南三千里,沅湘为太湖”,以地理环境引入,将读者带入一个广阔而富饶的自然世界。接着描绘湖上深邃的山谷,诗人通过“有人多似愚”一语,暗示了当时社会中人们的迷茫与愚昧。

“婴孩寄树颠,就水捕鷠鲈”,展现了一种无忧无虑、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生活状态,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所欢同鸟兽,身意复何拘”,更是将这种向往推向高潮,表现了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的渴望。

最后几句“吾行遍九州,此风皆已无。吁嗟圣贤教,不觉久踌蹰”,则转向对现实的感慨,显示出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失落,虽行遍天下,却发现这份自然与自由的风俗早已不再。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相结合,体现了诗人对古代美好生活的怀念与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东南三千里,沅湘为太湖。
    描绘了广阔的地理环境,引出自然背景。

  2. 湖上山谷深,有人多似愚。
    山谷深邃,隐喻人们的愚昧和迷惘。

  3. 婴孩寄树颠,就水捕鷠鲈。
    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婴孩无忧无虑,象征着简单生活。

  4. 所欢同鸟兽,身意复何拘。
    强调与自然的共鸣,表现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5. 吾行遍九州,此风皆已无。
    表达了对失去的生活状态的惋惜。

  6. 吁嗟圣贤教,不觉久踌蹰。
    反思圣贤的教诲与自身的迷茫,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比作鸟兽,强调与自然的亲密联系。
  • 对仗:如“婴孩寄树颠,就水捕鷠鲈”,工整而富有韵律感。
  • 反讽:揭示社会愚昧与对自然的向往之间的矛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古代生活的向往,表达出诗人对现代社会愚昧风气的不满,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方式的渴望。诗人以此反思人们的生活状态与追求,展现出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沅湘:象征自然的纯净与丰富。
  • 太湖:代表广阔的自然空间,象征诗人的理想生活。
  • 婴孩:象征纯真无邪,渴望回归简单的生活。
  • 鸟兽:象征自然的自由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沅湘”指的是哪两条河流?

    • A. 长江和黄河
    • B. 沅水和湘水
    • C. 淮河和运河
  2. 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感受是:

    • A. 满意
    • B. 失望
    • C. 不关心
  3. “吾行遍九州,此风皆已无”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失落
    • B. 喜悦
    • C. 兴奋

答案

  1. B. 沅水和湘水
  2. B. 失望
  3. A. 失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作品,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人生的感慨。
  • 《江雪》:柳宗元的诗作,描绘孤独的渔夫与自然的结合。

诗词对比

  • 《思太古》与《静夜思》: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思考,但《思太古》更侧重于对古代生活的怀念,而《静夜思》则注重于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元结诗文集》
  • 《唐代诗歌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题黄及之谷神馆 寄饶德操 寄觉范漳水 寄觉范长沙 花光仁禅师以墨戏见寄以小诗致谢 湖心亭 和郑鲠之韵 和刘太守十州诗·竹屿 和刘太守十州诗·月岛 和刘太守十州诗·烟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脱氧核糖 雪藕 瑶源 人结尾的成语 反经行权 敝绨恶粟 日字旁的字 绝圣弃智 得寸思尺 包含魂的词语有哪些 耒字旁的字 包含栎的词语有哪些 翻然悔过 干字旁的字 急不择途 扯纤拉烟 马字旁的字 支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