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46: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6:08
题横水驿双峰院松
故园溪上雪中别,
野馆门前云外逢。
白发渐多何事苦,
清阴长在好相容。
迎风几拂朝天骑,
带月犹含度岭钟。
更忆葛洪丹井畔,
数株临水欲成龙。
在故乡的溪水边和雪中别离,
在野外的馆舍前与云中相遇。
白发渐渐增多,不知为何而苦,
清幽的阴影里总有好的相伴。
迎着风几次拂动,骑马朝天而去,
带着月光依然能听到山岭的钟声。
更让我想起葛洪在丹井边,
那几株临水的松树仿佛要化为龙。
作者介绍:赵嘏,字子贞,唐代诗人,活跃于盛唐时期,擅长五言律诗和绝句,作品多描写山水、人生哲理等,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诗人旅途的某个时刻,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的热爱。诗人或许在横水驿停留,见到松树而生情,借松树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这首诗以松树为中心,展开了一幅具有层次和深意的画面。首联“故园溪上雪中别”,用“雪”字传达出离别时的凄凉与寒冷,暗示了人生旅途中的孤独与寂寞。接下来的“野馆门前云外逢”,则是一种自然与人相遇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的境界,仿佛在云外的境界中,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传达出一种淡泊的生活态度。
诗中“白发渐多何事苦”,直言人生的无奈与苦闷,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而“清阴长在好相容”则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依恋。后面的描写,马背上的自由与清风的拂动,构成一种洒脱之感。而“更忆葛洪丹井畔”,则将读者的思绪引向历史,葛洪作为长生不老的象征,反映了诗人内心对生命延续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松树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坚韧的精神,象征着诗人对生活的执着与向往。诗的结尾“数株临水欲成龙”,用松树的坚韧与水的柔和形成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理想的追求和对自然的崇敬。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松树为线索,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的崇敬,展现了作者在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白发渐多”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人生的无奈
C. 对爱情的渴望
“清阴长在好相容”中“清阴”指的是什么?
A. 阳光
B. 松树的阴影
C. 雾气
诗中提到的葛洪与丹井有什么关系?
A. 杰出的诗人
B. 追求长生的道士
C. 著名的山水画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