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3:19: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3:19:11
作者: 储光羲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五年一巡狩,西幸过东畿。
周国易居守,周人多怨思。
君王敷惠政,程作贵从时。
大厦非一木,沉沉临九逵。
庆云宿飞栋,嘉树罗青墀。
疏屏宜朝享,方塘堪水嬉。
云中仰华盖,桁下望春旗。
天意知如此,星言归洛师。
每五年一次的巡狩,西巡经过东畿。周国的百姓因易居而多有怨言思念。君主施行惠政,贵族们则因时而荣宠。大厦并非一木所成,巍巍耸立于九条大道之上。庆云在飞檐上栖息,佳树排列在青色的台阶旁。疏屏适合早晨享受,方塘则可以嬉戏玩水。仰望云中华盖,桁下则看见春旗飘扬。天意如此,星辰传递着归洛的消息。
“巡狩”一词在古代常用以指代皇帝的巡视,展示了皇权的威严和对地方的统治。诗中提到的“天意知如此,星言归洛师”,是对古代星象学的引用,表明了天意和征兆在古人心中的重要地位。
作者介绍: 储光羲,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反映出对国家治理的关心及对百姓生活的关注。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巡狩的描写,表达了对君王施政的期待和对百姓生活的忧虑。
《望幸亭》是一首描绘巡狩场景的诗,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注。诗的开头通过“巡狩”引出主题,表明了皇权的存在与其对地方的影响。接着,诗人对周国民众的怨思进行了细腻的描写,反映出政治治理与民生之间的复杂关系。君王施政的惠泽与贵族的争宠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诗人对社会不平等的关注。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中提到的“大厦”、“庆云”、“嘉树”等,展现了国家的繁荣景象。然而,诗的最后几句则转向深邃的思考,提到“天意”,暗示着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必然性,体现出诗人对未来的忧虑和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巡狩,探讨了皇权的施政影响与百姓的生活之间的关系,表现了诗人对国家繁荣与民众安乐的追求。
诗词测试:
“五年一巡狩”中的“巡狩”是什么意思?
A. 游玩
B. 出巡
C. 打猎
诗中提到的“君王敷惠政”主要反映了什么?
A. 君主的无能
B. 君主的施政
C. 君主的奢华
答案: 1-B;2-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李白的《庐山谣》进行对比,探讨两位诗人对国家和自然的不同关注与表达。李白更倾向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储光羲则关注国家治理与民众生活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