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39: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39:53
作者: 元结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东泉人未知,在我左山东。
引之傍山来,垂流落庭中。
宿雾含朝光,掩映如残虹。
有时散成雨,飘洒随清风。
众源发渊窦,殊怪皆不同。
此流又高悬,飞在长空。
山林何处无,兹地不可逢。
吾欲解缨佩,便为泉上翁。
东边的泉水无人知晓,正好在我左边的山头上。
我把它引到山旁,水流缓缓落到庭院中。
晨雾弥漫,笼罩着朝霞,映照着如同残留的彩虹。
有时雨丝飘洒,随清风轻轻飘落。
众多泉源从深渊中涌出,各具奇特风貌。
这泉水悬挂在高空,仿佛飞在长空之中。
山林何处没有泉水,这里却难以相逢。
我想解下自己的缨帽,便愿意做泉水的主人。
作者介绍:
元结(约公元 780—831),字仲舒,唐代诗人,主要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清新自然,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诗人对自然美的探索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时期。诗中表现了对东泉的赞美,反映了诗人渴望归隐山林的心境。
《引东泉作》是一首描绘自然美的山水诗,诗中通过对泉水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开篇即以“东泉人未知”引入,引发读者的好奇。接着,通过“引之傍山来,垂流落庭中”的描绘,让泉水的流动生动而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通过“宿雾含朝光,掩映如残虹”呈现出清晨的宁静和美丽,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在“有时散成雨,飘洒随清风”中,诗人将泉水与雨水交融,营造了一个生动的自然场景,给人以清新之感。
最后,在“吾欲解缨佩,便为泉上翁”中,诗人表达了想要归隐田园、享受自由的愿望,情感真挚而动人。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更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追求,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思想境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泉水位于哪个方向?
A) 北边
B) 东边
C) 西边
D) 南边
诗人希望什么样的生活?
A) 追求功名
B) 归隐山林
C) 在城市生活
D) 漂泊四方
“有时散成雨”中的“散成雨”指的是什么?
A) 雨水
B) 泉水
C) 雾气
D) 阳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的美,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二者在表现自然之美及内心情感上有共通之处。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