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02: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02:14
双双燕
梦回昼永,渐槐影移阴,拂墙东转。
飞绵欲尽,点水绿萍初见。
应是春归未远。尚留得轻寒轻暖。
凭阑几度凝眸,为惜流年偷换。
休怨。韶光忒贱。
爱特特归来,旧巢双燕。
呢喃娇语,堪与绮窗人伴。
抛却相思一半。更莫问愁痕深浅。
怜伊翠袂殷勤,尽日画帘高卷。
梦中回到漫长的白昼,渐渐看见槐树的影子移到了墙壁的东侧。
飞扬的绵绸快要用尽,水面上初见绿萍的点滴。
看来春天的归来并不遥远,轻寒轻暖还留在这里。
我倚靠在栏杆上,凝眸望了几次,惋惜流年如同偷换。
不要怨恨,光阴实在太便宜。
爱意如同春燕归来,旧巢里的双燕。
它们呢喃细语,恰好可以陪伴窗内的人。
抛却一半的相思,不要再问愁苦的痕迹有多深。
怜惜你那翠绿色的袂袖,整日将画帘高高卷起。
梁启勋(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文风著称。其诗作常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此诗创作于春季,正值燕子归来之时,诗人借燕子的形象表达对春天的期盼和对往昔时光的怀念。诗中流露出对爱情的渴望和对流年匆匆的感慨。
《双双燕》是一首充满春意与情感的诗。诗人通过燕子这一意象,表达了对春天的美好期待以及对往昔光阴的无限怀念。开篇的“梦回昼永”便将读者带入一个悠长的白昼,仿佛时间在此刻静止,令人向往。
诗中“应是春归未远”一句,蕴含着春天即将来临的希望,仿佛是对生命新生的庆祝。而“休怨。韶光忒贱”则一语道出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显示了诗人对流年易逝的深刻感慨。
燕子归来象征着团聚和爱的重生,诗人以此为媒介,描绘了温暖而愉悦的春日场景。结尾处对翠袂的描写,既是对爱情对象的赞美,也流露出一种温柔的期待,体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观察,也有对人生的哲思,体现了梁启勋深厚的诗歌功底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和爱情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惋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细腻感受。
诗中提到的双燕象征着什么?
A. 友情
B. 爱情
C. 家庭
答案:B
“韶光忒贱”中“韶光”指的是什么?
A. 美好的时光
B. 短暂的瞬间
C. 未来的希望
答案:A
诗中提到的“翠袂”指的是?
A. 绿色的树叶
B. 绿色的衣袖
C. 绿色的窗帘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