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04: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4:17
雪后登歌风台示沛令
一剑收秦鹿,秋风万里心。
悲歌谁掩泣,壮士已成禽。
井邑新丰旧,龙蛇大泽深。
残碑埋野戍,雪后此登临。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壮士英勇的追忆。前两句提到“收秦鹿”的一剑,象征着历史上的英雄,描绘出秋风万里时的心情,悲伤而又壮烈。接着提到悲歌和壮士,暗示那些曾经英勇的战士如今已成了牺牲品。最后诗人描绘了新丰旧井的景象,和大泽深龙蛇的对比,最后以“雪后此登临”收尾,展现出在雪后登高的感慨。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顾大申,清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历史时期。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英雄的敬仰。他的作品在情感上深刻而真挚,风格上也体现出清代诗歌的特征。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社会动荡、英雄人物的牺牲,以及人们对过去历史的反思密切相关。诗人在雪后登高之际,感受到历史的无情与壮士的悲壮,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这首《雪后登歌风台示沛令》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悲壮情怀的诗作。首句“一剑收秦鹿”不仅引人入胜,更传达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仿佛是对古代壮士的赞美与追忆。诗人通过“秋风万里心”,将外在的自然环境与内心的感受相结合,表现出他对时局的感慨和对英雄人物的思念。接下来的“悲歌谁掩泣”一句,进一步强调了那种悲壮的情感,似乎在质问,在这片充满战斗与牺牲的土地上,又有谁能为这些壮士的泪水遮掩。
“壮士已成禽”则是对历史的无情与人事的无常的深刻反思,英雄虽勇猛,但终究难逃命运的悲剧。而“井邑新丰旧,龙蛇大泽深”则用对比手法,展现了历史的变迁与自然的永恒,给人一种时光荏苒的感受。残碑的存在暗示着历史的沉重,和那些被遗忘的英雄。而最后一句“雪后此登临”,则是一种在自然中抒发心情的方式,诗人站在雪后的高地,既是对美景的享受,也是对历史沉思的象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历史的回顾与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英雄的悼念与历史变化的感慨,表现出诗人对壮士精神的敬意和对时代变迁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秦鹿”象征什么?
“悲歌谁掩泣”中的“谁”指代什么?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