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白鹤山》

时间: 2025-04-27 15:03:16

诗句

灵坛古迹自来誇,四望峰峦锦簇花。

白鹤何来归洞府,青山竟日锁烟霞。

言寻庭下烧丹灶,争羡天边返斗槎。

我欲离尘换凡骨,愿随风驭到仙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03:16

原文展示:

白鹤山
作者: 吴世范 〔宋代〕

灵坛古迹自来誇,
四望峰峦锦簇花。
白鹤何来归洞府,
青山竟日锁烟霞。
言寻庭下烧丹灶,
争羡天边返斗槎。
我欲离尘换凡骨,
愿随风驭到仙家。

白话文翻译:

这座灵坛的古老遗迹自古以来就受到赞美,
四周的山峰连绵不绝,像花朵一样美丽。
白鹤从哪里飞来,归入那洞府?
青山整天笼罩在烟雾和霞光之中。
听说在庭院下有人在烧炼丹药,
我真羡慕天边的返斗槎。
我想摆脱尘世的羁绊,换掉凡人的身体,
愿随风而飞,直达仙人的居所。

注释:

  • 灵坛:指供奉神灵的坛,古代道教和佛教的圣地。
  • 自来誇:自古以来就受到称赞。
  • 白鹤:象征长寿、仙气,常与道教文化相联系。
  • 洞府:指道教的隐士所居住的地方,象征隐逸和清净。
  • 烧丹灶:炼丹炉,指修道者炼制长生不老药的地方。
  • 返斗槎:传说中,斗槎是指天上的神仙乘坐的船,象征归隐和仙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世范,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他的诗风多受道教文化影响,作品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白鹤山》是在吴世范游历白鹤山时写的,表达了他对道教文化的向往,以及对隐逸生活的憧憬。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和神秘的白鹤,传达出诗人渴望超脱世俗的情感。

诗歌鉴赏:

《白鹤山》是一首充满道教气息的山水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深切向往。诗的开头提到“灵坛古迹”,让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和神秘的气息,仿佛置身于一个灵气逼人的地方。接着,诗人描绘了四周的山峦,使用了“锦簇花”这一意象,形象而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令人心旷神怡。

诗中“白鹤何来归洞府”,不仅表达了对白鹤的好奇,也暗含了诗人对长生不老、超脱尘世的向往。青山“锁烟霞”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神秘的氛围,使人感受到隐士的生活是多么宁静。随后,诗人提到“烧丹灶”,显露出他对炼丹术的向往和对超脱长生的渴望。

最后两句,诗人直言希望“离尘换凡骨”,表达了他想要离开世俗生活,追求仙家之境的强烈愿望。这种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自然的热爱相得益彰,使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表现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灵坛古迹自来誇:古代神灵的坛庙自古以来就受到赞美,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敬仰。
  2. 四望峰峦锦簇花:四周的山峰如同缤纷的花朵,表示自然的绚丽和生机。
  3. 白鹤何来归洞府:白鹤的归来引发思考,象征着隐逸者的归宿。
  4. 青山竟日锁烟霞:青山被烟雾和霞光笼罩,营造出神秘而美丽的景象。
  5. 言寻庭下烧丹灶:传闻中庭院里有人在炼丹,展现了道教文化的影响。
  6. 争羡天边返斗槎:羡慕天上神仙的生活,渴望超脱。
  7. 我欲离尘换凡骨: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渴望变成仙人。
  8. 愿随风驭到仙家:希望随风而行,抵达理想的境地。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峰比作“锦簇花”,形象生动。
  • 拟人:青山被描述为“锁烟霞”,赋予其人性化特征。
  • 对仗:如“言寻庭下烧丹灶,争羡天边返斗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集中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展示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自由与宁静的渴望,反映了道教文化的影响。

意象分析:

  • 灵坛:象征着宗教、信仰和超脱的精神追求。
  • 白鹤:代表着长生、自由和超然的境界。
  • 青山: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永恒。
  • 丹灶:炼丹的意象,代表着追求长生不老的努力。
  • 斗槎:象征着神仙的生活和超凡的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白鹤”象征什么?

    • A. 长寿和自由
    • B. 财富和权力
    • C. 忍耐和坚韧
      答案: A. 长寿和自由
  2. 诗中的“灵坛”指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古代的宗教场所
    • C. 一种祭品
      答案: B. 古代的宗教场所
  3. “我欲离尘换凡骨”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愿望?

    • A. 渴望财富
    • B. 渴望名声
    • C. 渴望超脱和自由
      答案: C. 渴望超脱和自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 by 李白
  • 《月夜忆舍弟》 by杜甫

诗词对比:

  • 《庐山谣》: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崇敬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李白的风格更加豪放,充满了个人情感的宣泄。
  • 《月夜忆舍弟》:杜甫展现了对亲情的思念,情感更加细腻,反映了时代的动荡与个人的困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道教文化与诗歌》
  • 《宋代诗人传记》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刘晋父寒食日从郡掾游花光相祠绝江访向园 和兰仰之咏含笑花 和家字韵呈同社诸公 和洞庭古寺壁间韵 和春游三首 和长兄席间书事 和丙午衡州鹿鸣宴诗 赋压波亭呈益阳赵宰 丰城舟中 丰城道中闻莺书于故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停潴 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磊落光明 蜜煎 离剌 飞字旁的字 湍濆 指佞触邪 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龙章凤姿 田字旁的字 包含贤的成语 帘栊 閠字旁的字 鬥字旁的字 摧坚陷阵 爻字旁的字 东奔西窜 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