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杨龙友画扇 其一》

时间: 2025-04-27 18:27:24

诗句

一册烟云墨未残,板桥流水碧云寒。

南都王气销磨尽,留得青山画里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27:24

原文展示:

题杨龙友画扇 其一
一册烟云墨未残,
板桥流水碧云寒。
南都王气销磨尽,
留得青山画里看。

白话文翻译:

这幅扇子上的烟云图案尚未褪色,流水在板桥旁轻轻流过,碧色的云映衬着寒意。南方都城的王气已经消散殆尽,只留下青山在画中静静地欣赏。

注释:

  • 一册:一扇,指扇子。
  • 烟云:烟雾和云彩,这里形容画扇上的图案。
  • 墨未残:墨色尚未褪去,表示画作的生动和鲜明。
  • 板桥:指一种木桥,常见于山水画中。
  • 南都:指南方的都城,可能暗指当时的杭州。
  • 王气:王者的气势,象征权势和荣耀。
  • 销磨尽:消散磨灭,形容时光流逝。
  • 留得青山:留下的青山,象征着自然的永恒和美好。

典故解析:

  • 青山: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青山常常象征着自然的美好与宁静,也是名士隐居的理想之地。
  • 南都王气:南方的都城曾经辉煌的气势,如今已不复存在,反映了时代的变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燮清(1741-1796),字子骏,号澹然,清代诗人、书法家与画家。他的诗作多描写山水、友人以及生活感悟,风格清新典雅。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黄燮清游览时,看到朋友杨龙友的画扇,感慨自然的美好与历史的变迁,表现出一种对自然和艺术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清新悠然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令人陶醉。首句“一册烟云墨未残”便将读者引入一个充满生机的画面,扇子上的图案如同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展现了艺术的永恒魅力。接着“板桥流水碧云寒”的描写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感,流水轻轻流淌,与碧云相映成趣,给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感觉。

诗中“南都王气销磨尽”体现了对历史的反思,曾经的辉煌已随风而去,留下的只有这幅青山画作,显示了时间对权势的无情吞噬。同时,“留得青山画里看”则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与珍视,尽管人事已非,但青山依旧存在,成为艺术作品中永恒的主题。

整首诗在意境上达到了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既有对艺术的赞美,也有对历史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一册烟云墨未残”:描绘画扇上烟云的生动,气氛鲜活。
    • “板桥流水碧云寒”:描绘自然景色,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意境。
    • “南都王气销磨尽”:对历史的感慨,反映出时光的流逝。
    • “留得青山画里看”:突出自然的永恒与艺术的价值。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板桥流水”和“碧云寒”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画作比作自然景色,增强了艺术与自然的联系。
  • 主题思想:整首诗主题在于描绘自然的美好与艺术的永恒,同时也反映了历史的变迁与个人对生命的思考。

意象分析:

  • 烟云:象征变化与流动,暗示时间的流逝。
  • 板桥流水:象征自然的宁静与和谐,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 青山:象征永恒与美好,是诗人心灵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南都”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北京
    b) 杭州
    c) 南京
    答案:b)

  2. “一册烟云墨未残”中,“墨未残”意味着什么? a) 画作已模糊
    b) 画作仍然鲜明
    c) 画作已被破坏
    答案:b)

  3. 诗中表现的主要情感是? a) 悲伤
    b) 感慨与欣赏
    c) 愤怒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王维的作品往往更注重静谧的氛围,而黄燮清则在感叹历史的同时,也展示了对艺术的欣赏。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清代诗人黄燮清研究》
  • 《古诗词中的自然意象》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春草二首 郡中上元灯减旧例三之二而又迎送使客七首 桑畴 送丁子章将漕湖南三首 宿池州齐山寺,即杜牧之九日登高处 玉壶饯客独赵逵明末至,云迓族长於龙山且谈 野店多买花木瓜 寄吴宜之 渔舟 壬寅岁朝发石塔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报偿 长痛不如短痛 陋面贼 屮字旁的字 单族 俭薄 星霜荏苒 袒臂 包含蓬的词语有哪些 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艮字旁的字 鳥字旁的字 洛阳纸贵 金字旁的字 彐字旁的字 烟霞蜩疾 十夫楺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