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7:38: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7:38:26
自江西归九华
杜荀鹤
他乡终日忆吾乡,
及到吾乡值乱荒。
云外好山看不见,
马头歧路去何忙。
无衣织女桑犹小,
阙食农夫麦未黄。
许大乾坤吟未了,
挥鞭回首出陵阳。
在异乡我整天思念我的故乡,
等我回到故乡,却遇到了战乱荒凉。
远方的美山看不见,
骑马在岔路口匆忙而行。
织女的衣服还没织好,桑树仍然很小,
农夫缺乏食物,麦子还未成熟。
浩大的天地间,我的歌声未曾结束,
挥动马鞭回头望去,离开陵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杜荀鹤(约835-909),唐代诗人,因其清新的风格和细腻的情感而受到后人喜爱。他的诗歌多描写山水、田园和个人情感,作品常常蕴含哲理与情感的交融。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杜荀鹤归乡途中,表达了他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战乱后家乡荒凉景象的无奈与感慨。唐末时期,社会动荡,诗人通过个人的感受反映了大时代的悲剧。
《自江西归九华》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感慨。全诗开头两句直接点出思乡之情,诗人“他乡终日忆吾乡”的深情,展现了对故乡的热爱。然后,面对“值乱荒”的现实,诗人的心情可想而知,故乡的荒凉使他感到无奈和失落。
接下来的两句“云外好山看不见,马头歧路去何忙”,则描绘了在回乡途中遇到的困惑与迷茫。美好的山水在心中,却由于现实的局限而无法触及,诗人内心的焦灼和无奈愈发明显。后面两句“无衣织女桑犹小,阙食农夫麦未黄”,通过描绘织女和农夫的困境,折射出战乱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困扰和苦痛,也让诗人的情感更加深厚。
最后的“许大乾坤吟未了,挥鞭回首出陵阳”,则表达出诗人对未来的期许与不甘,尽管身处乱世,仍然希望自己的歌声能够穿越时空,继续响起。整首诗通过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现实的交织,深刻反映了历史的沉重和人性的柔软。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故乡的思念与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理解与反思,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他乡”指的是什么地方?
A. 故乡
B. 异乡
C. 大山
诗人回到故乡时看到的是什么?
A. 繁华
B. 荒凉
C. 宁静
“无衣织女桑犹小”中织女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A. 勤劳
B. 贫穷
C. 美好生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荀鹤的《自江西归九华》和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了山水与人情的交织,但杜荀鹤更强调社会动荡对个人情感的影响,而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宁静与内心的平和。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为读者提供了不同的审美体验。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的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杜荀鹤的《自江西归九华》,以及其在唐代诗歌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