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2:36: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2:36:01
春日登楼遇雨
杜荀鹤 〔唐代〕
忽地晴天作雨天,全无暑气似秋间。
看看水没来时路,渐渐云藏望处山。
风趁鹭鸶双出苇,浪催渔父尽归湾。
一心准拟闲登眺,却被诗情使不闲。
突然晴朗的天气变成了雨天,毫无暑气,仿佛像是秋天。
看着水面已没有来时的路,渐渐云雾遮住了远处的山。
微风吹动着双双鹭鸶从芦苇中飞出,浪潮催促渔夫们返回湾中。
我本打算悠闲地登高眺望,却被诗情所困,无法闲适。
杜荀鹤(约845年—约904年),字子美,号松陵,唐代诗人,晚唐时期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作品多表现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这首诗创作于春季的一天,作者在登楼时遇到突如其来的春雨,诗中反映了春日气候的变化,以及诗人内心的感受。反映出唐代人们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诗意的追求。
《春日登楼遇雨》是一首描写春日气候变化和诗人内心感受的诗。诗的开头通过“忽地晴天作雨天”描绘了天气的突变,表现出春季的多变无常。“全无暑气似秋间”则通过对比,突显出春雨时节的凉意和清新。这种气候变化不仅影响了作者的游览心情,也在无形中引发了他对自然的深思。
接下来的“看看水没来时路,渐渐云藏望处山”描绘了水面与远山的景象,反映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生命旅途的思考。尤其是“水没来时路”,借助意象,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迷失。
“风趁鹭鸶双出苇,浪催渔父尽归湾”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渔村图,鹭鸶飞出,渔父回湾,生机盎然,然而在诗人心中却引发了一种复杂的情感。最后一句“一心准拟闲登眺,却被诗情使不闲”,流露出诗人因诗情而无法放松的矛盾心态,既渴望悠闲,又被创作的冲动所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唐代诗人对春日自然的敏感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反映出一种既陶醉于自然又被内心情感驱动的复杂心理。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是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表现了自然的变化对人的影响,以及诗人在面对自然时所产生的深刻情感。诗人渴望闲适的心态与创作的冲动之间的矛盾,展现了他对生活和艺术的热爱。
诗中“忽地晴天作雨天”的意思是:
A. 天气变化无常
B. 一直都是晴天
C. 雨天很少
诗中描述的渔父是:
A. 在城市打工的人
B. 生活在海边的渔民
C. 诗人自己
“却被诗情使不闲”意指:
A. 诗人想安静但无法做到
B. 诗人一直很忙
C. 诗人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