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万杉寺 其一》

时间: 2025-05-07 07:00:04

诗句

庄田总是昭陵赐,更著官船载御书。

今日残僧无饭吃,却催积欠意何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0:04

原文展示:

庄田总是昭陵赐,更著官船载御书。
今日残僧无饭吃,却催积欠意何如。

白话文翻译:

这片庄田都是昭陵所赐,官船上又运来了御书。
如今残余的僧人却没有饭吃,催促他们还欠的债务又该怎么办呢?

注释:

  • 庄田:指农业用地,这里指的是寺庙的田地。
  • 昭陵:指唐代皇帝李世民的陵墓,象征权力与恩赐。
  • 官船:指官府的船只,运送皇帝的书信或文件。
  • 残僧:指寺庙中剩下的僧人,表明寺庙的衰败。
  • 积欠:指未偿还的债务。

典故解析:

昭陵是唐朝皇帝李世民的陵墓,诗中提到的“昭陵赐”意味着这块土地是由皇帝恩赐的,显示出寺庙曾经的荣光。而“今日残僧无饭吃”则反映了寺庙的衰落,与曾经的荣耀形成鲜明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孝祥,字子容,号如风,宋代词人,以豪放词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及人生感悟,风格深沉、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民生困苦,寺庙的衰落正是社会动荡的体现。诗人通过对万杉寺的描写,表达了对当时社会和人们生活状况的关切。

诗歌鉴赏:

张孝祥的《万杉寺 其一》通过描绘一座衰败的寺庙,表现了对社会现状的深切关怀。诗的开头提到“庄田总是昭陵赐”,让人感受到昔日的辉煌与荣耀,这片土地是被皇帝所恩赐的,象征着权力和地位。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寺庙的现状却是“今日残僧无饭吃”,显示出僧人们的困窘和无助。这种对比,突显了人事无常,盛衰交替的无情。在最后一句中,诗人以“却催积欠意何如”收尾,表达了对僧人们困境的无奈和对社会责任的反思。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庄田总是昭陵赐”:这句强调了土地的来源,暗示曾经的繁荣。
    2. “更著官船载御书”:表明官方对寺庙的关注,暗示了权威的存在。
    3. “今日残僧无饭吃”:描绘了当前的窘迫,形成强烈反差。
    4. “却催积欠意何如”:表达了对僧人困境的无奈,反映了社会责任感。
  •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昭陵赐”的辉煌与“残僧无饭吃”的现状形成对比。
    • 设问:最后一句以设问的方式,引发读者思考。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万杉寺的描绘,反映了社会的变迁与人们的困境,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切关切和对历史的思考。

意象分析:

  • 庄田:象征着繁荣与恩赐。
  • 官船:代表着权力与官方的关注。
  • 残僧:象征着社会底层的困苦与无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庄田”是指什么? A. 皇帝的恩赐
    B. 僧人的田地
    C. 贫民的田地
    D. 任何人的田地

  2. 诗中“今日残僧无饭吃”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高兴
    B. 关心
    C. 无奈
    D. 愤怒

答案:

  1. A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张孝祥的《万杉寺 其一》与杜甫的《春望》均反映了社会动荡和民生困苦,但张孝祥更侧重于寺庙衰败的忧思,而杜甫则更广泛地关注国家的兴衰与民生的苦难。

参考资料:

  • 《宋代词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寓刘储升江楼 永州道中示易无画 夜坐 赠汪魏美徐兰生两隐者 修身尽伦歌示诸娣侄 正俗歌为陈媛作 戏用前人语题天平别墅 送王纯叔守曹州 和德卿雪 小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作瘪子 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峙的成语 马革盛尸 秃子 丧气鬼 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如左右手 共商国是 分星擘两 君亲 析别 匕字旁的字 风评 片字旁的字 韦字旁的字 耳字旁的字 鼎字旁的字 包含寻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