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三赠刘员外》

时间: 2025-05-02 01:50:10

诗句

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

今日临岐别,何年待汝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50:10

原文展示:

三赠刘员外
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
今日临岐别,何年待汝归。

白话文翻译:

我写信给你,结果反而误解了事情;经过这些事情,我渐渐明白了真相。今天在这里临别,哪一年才能等到你回来呢?

注释:

  • 信书:指书信,书写的信件。
  • 自误:自己误解了。
  • 经事:经历了事情,通过经历。
  • 渐知非:逐渐知道事情并非如此。
  • 临岐别:在此分别,临别时刻。
  • 何年待汝归:何年才能等到你回来。

典故解析:

“临岐别”指的是在路口分别,常用来形容朋友或亲人之间的离别。这里的“岐”可以理解为分岔路,寓意离别的无奈与期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号宗元,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与韩愈并称“韩柳”。他以散文和诗歌著称,其作品常体现出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三赠刘员外》写于柳宗元被贬期间,他与刘员外的友谊深厚,此诗反映了诗人在经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

诗歌鉴赏:

《三赠刘员外》是一首凝练而深刻的离别诗,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离别的感慨。首句“信书成自误”,直接道出在信件交流中产生的误解,揭示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脆弱与复杂。第二句“经事渐知非”,则是经过一系列的事情,诗人逐渐认识到事情的真相,体现了他对人生经历的反思与成长。

诗的后两句“今日临岐别,何年待汝归”极具情感张力,充满了对友人归来的期待与渴望。“临岐别”不仅仅是离别的场景,也是人生旅途的分岔,象征着每个人在生活中都要面对的选择与别离。整首诗在简短的篇幅中,蕴含了深邃的哲理,表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未来的迷茫。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信书成自误:表达了通过书信传递的沟通可能会导致误解,强调了沟通的局限性。
  2. 经事渐知非: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认识到事情并不是表面上看起来的那样,反映出个人的成长。
  3. 今日临岐别:在此时此刻分别,设置了离别的场景。
  4. 何年待汝归:对友人归来的期待,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希望交织的情感。

修辞手法:

  • 对仗:首句与次句形成对比,前者谈误解,后者谈明白,形成鲜明的对比效果。
  • 象征:临岐别象征着人生的选择与离别,富有哲理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和对未来的迷茫,体现了人际关系中的复杂性与人生的无奈。诗人在离别之际,虽有不舍,但也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误解和理解是共存的。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信书:象征着沟通和交流,传递情感。
  • :象征人生的选择与分岔,寓意深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信书”主要指什么? A. 书信
    B. 诗歌
    C. 小说

  2. 填空题:诗的主题主要围绕____

  3. 判断题:此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期待与对离别的无奈。 (对/错)

答案:

  1. A
  2. 友谊;离别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送友人》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比较柳宗元的《三赠刘员外》与杜甫的《送友人》,两首诗都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柳宗元更侧重于内心的反思和对友谊的珍视,而杜甫则更强调离别时的壮志与情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柳宗元集》
  • 《唐代诗歌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安国寺浴 云龙山观烧得云字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蓼屿 初发嘉州 餈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 徐州送交代仲达少卿 白塔铺歇马 乐全先生生日以铁拄杖为寿二首 蜀僧明操思归龙丘子书壁 人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反文旁的字 金声掷地 艮字旁的字 夸父逐日 青字旁的字 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字头的字 星岁 绸缪牖户 包含贡的词语有哪些 生品 歺字旁的字 砥砺名节 救生 包含较的成语 条解支劈 包含蜒的词语有哪些 表里一致 义不背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