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言行吟》

时间: 2025-04-30 20:12:00

诗句

言不失仁,行不失义。

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言与仁背,行与义乖。

天且不佑,人能行哉。

有商君者,贼义残仁。

为法自弊,车分其身。

始知行义修仁者,便是延年益寿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12:00

原文展示:

言行吟 邵雍 〔宋代〕 言不失仁,行不失义。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言与仁背,行与义乖。天且不佑,人能行哉。有商君者,贼义残仁。为法自弊,车分其身。始知行义修仁者,便是延年益寿人。

白话文翻译:

说话不违背仁爱,行为不违背正义。自然得到上天的保佑,吉祥无比,没有不利。说话违背仁爱,行为违背正义。连天都不保佑,人怎么能行得通呢?有个叫商君的人,破坏正义,残害仁爱。制定法律却自食其果,最终身败名裂。这才明白,行正义修仁爱的人,就是延长寿命、增加福寿的人。

注释:

  • 言行吟:诗题,意为通过言语和行为来吟咏。
  • 仁:儒家思想中的核心概念,指爱人、仁慈。
  • 义:正义,道德上的正确行为。
  • 自天佑之:自然得到上天的保佑。
  • 吉无不利:吉祥无比,没有不利。
  • 乖:违背。
  • 有商君者:指商鞅,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
  • 贼义残仁:破坏正义,残害仁爱。
  • 为法自弊:制定法律却自食其果。
  • 车分其身:指商鞅最终被车裂的刑罚。
  • 行义修仁者:行正义修仁爱的人。
  • 延年益寿人:延长寿命、增加福寿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伊川,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以理学思想为背景,强调道德修养和人生哲理。《言行吟》这首诗通过对比仁义与不仁不义的行为,强调了行正义修仁爱的重要性,以及这种行为对个人命运的积极影响。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邵雍对儒家仁义道德的推崇,以及对不仁不义行为的批判。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邵雍通过诗歌来传达他的道德观念,鼓励人们追求仁义,避免不仁不义的行为。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鲜明的对比,强调了仁义行为的重要性。前两句“言不失仁,行不失义。自天佑之,吉无不利。”直接表达了仁义行为的正面效果,即得到上天的保佑,带来吉祥和顺利。后两句“言与仁背,行与义乖。天且不佑,人能行哉。”则警示了不仁不义行为的后果,即失去上天的保佑,难以行得通。最后通过商鞅的例子,进一步强化了行正义修仁爱的正面价值,以及不仁不义行为的严重后果。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蕴深远,是对儒家仁义道德的深刻阐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言不失仁,行不失义。”:强调说话和行为都要符合仁义的标准。
  2. “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说明符合仁义的行为会得到上天的保佑,带来吉祥和顺利。
  3. “言与仁背,行与义乖。”:指出违背仁义的行为会导致不良后果。
  4. “天且不佑,人能行哉。”:强调失去上天的保佑,人难以行得通。
  5. “有商君者,贼义残仁。”:通过商鞅的例子,说明破坏正义和残害仁爱的后果。
  6. “为法自弊,车分其身。”:指出商鞅制定法律却自食其果,最终身败名裂。
  7. “始知行义修仁者,便是延年益寿人。”:总结出行正义修仁爱的人,能够延长寿命、增加福寿。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仁义与不仁不义的对比,强化了仁义行为的重要性。
  • 举例:通过商鞅的例子,具体说明了不仁不义行为的后果。
  • 排比:使用“言不失仁,行不失义”等排比句式,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说服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强调仁义行为的重要性,以及不仁不义行为的严重后果。通过对比和举例,诗人传达了行正义修仁爱的正面价值,以及这种行为对个人命运的积极影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仁:代表爱人、仁慈的道德标准。
  • 义:代表正义、道德上的正确行为。
  • 天佑:象征上天的保佑和吉祥。
  • 商君:指商鞅,作为不仁不义行为的典型例子。
  • 延年益寿:象征长寿和福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商君”是指谁? A. 商鞅 B. 商纣王 C. 商汤 D. 商山四皓 答案:A

  2. 诗中“言不失仁,行不失义”强调了什么? A. 说话和行为都要符合仁义的标准 B. 说话和行为都要符合法律 C. 说话和行为都要符合礼仪 D. 说话和行为都要符合传统 答案:A

  3. 诗中“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表达了什么? A. 符合仁义的行为会得到上天的保佑,带来吉祥和顺利 B. 符合仁义的行为会得到人们的赞扬 C. 符合仁义的行为会得到财富和地位 D. 符合仁义的行为会得到长寿和福寿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论语》中的相关章节,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强调了仁义道德的重要性。
  • 《孟子》中的相关章节,如“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等,进一步阐述了仁义的内涵。

诗词对比:

  • 与《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比,强调了仁义行为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 与《孟子》中的“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对比,进一步阐述了仁义的内涵和实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论语》:了解儒家仁义道德的核心思想。
  • 《孟子》:深入理解仁义的内涵和实践。
  • 《邵雍集》:全面了解邵雍的诗歌和思想。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传言玉女 传言玉女 偶赠和胡浩然韵 传言玉女 闲吟 传言玉女 传言玉女 雪夜,为邻女催妆 传言玉女 题卿怜卷子 传言玉女 为篯孙题唐砖 传言玉女 传言玉女 传言玉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瓜字旁的字 咬音咂字 整顿干坤 实获我心 卤字旁的字 雍门刎首 酉字旁的字 苍蝇附骥 包含避的成语 玄字旁的字 牍结尾的成语 瞻念 载言 馬字旁的字 靡所底止 窈昧 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辑录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