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12: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12:00
原文展示:
言行吟 邵雍 〔宋代〕 言不失仁,行不失义。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言与仁背,行与义乖。天且不佑,人能行哉。有商君者,贼义残仁。为法自弊,车分其身。始知行义修仁者,便是延年益寿人。
白话文翻译:
说话不违背仁爱,行为不违背正义。自然得到上天的保佑,吉祥无比,没有不利。说话违背仁爱,行为违背正义。连天都不保佑,人怎么能行得通呢?有个叫商君的人,破坏正义,残害仁爱。制定法律却自食其果,最终身败名裂。这才明白,行正义修仁爱的人,就是延长寿命、增加福寿的人。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伊川,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以理学思想为背景,强调道德修养和人生哲理。《言行吟》这首诗通过对比仁义与不仁不义的行为,强调了行正义修仁爱的重要性,以及这种行为对个人命运的积极影响。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邵雍对儒家仁义道德的推崇,以及对不仁不义行为的批判。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邵雍通过诗歌来传达他的道德观念,鼓励人们追求仁义,避免不仁不义的行为。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鲜明的对比,强调了仁义行为的重要性。前两句“言不失仁,行不失义。自天佑之,吉无不利。”直接表达了仁义行为的正面效果,即得到上天的保佑,带来吉祥和顺利。后两句“言与仁背,行与义乖。天且不佑,人能行哉。”则警示了不仁不义行为的后果,即失去上天的保佑,难以行得通。最后通过商鞅的例子,进一步强化了行正义修仁爱的正面价值,以及不仁不义行为的严重后果。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蕴深远,是对儒家仁义道德的深刻阐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强调仁义行为的重要性,以及不仁不义行为的严重后果。通过对比和举例,诗人传达了行正义修仁爱的正面价值,以及这种行为对个人命运的积极影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商君”是指谁? A. 商鞅 B. 商纣王 C. 商汤 D. 商山四皓 答案:A
诗中“言不失仁,行不失义”强调了什么? A. 说话和行为都要符合仁义的标准 B. 说话和行为都要符合法律 C. 说话和行为都要符合礼仪 D. 说话和行为都要符合传统 答案:A
诗中“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表达了什么? A. 符合仁义的行为会得到上天的保佑,带来吉祥和顺利 B. 符合仁义的行为会得到人们的赞扬 C. 符合仁义的行为会得到财富和地位 D. 符合仁义的行为会得到长寿和福寿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