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蝎蛇吟》

时间: 2025-04-30 20:11:57

诗句

蛇毒远于生,蝎毒近于死。

蛇蝎虽不同,其毒固无异。

蛇以首中人,蝎以尾用事。

奈何天地间,畏首又畏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11:57

原文展示:

蝎蛇吟 邵雍 〔宋代〕

蛇毒远于生,蝎毒近于死。 蛇蝎虽不同,其毒固无异。 蛇以首中人,蝎以尾用事。 奈何天地间,畏首又畏尾。

白话文翻译:

蛇的毒性虽然远离生命,但蝎子的毒性却接近死亡。 蛇和蝎子虽然不同,但它们的毒性本质上是一样的。 蛇用头部攻击人,蝎子则用尾巴行事。 然而在天地之间,人们既害怕蛇的头,又害怕蝎的尾。

注释:

  • 蛇毒:指蛇的毒液。
  • 蝎毒:指蝎子的毒液。
  • 首中人:指蛇用头部攻击人。
  • 尾用事:指蝎子用尾巴进行攻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伊川,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哲理,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蝎蛇吟》这首诗通过对比蛇和蝎子的毒性,隐喻了人们在生活中的恐惧和不安。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邵雍观察自然界中的蛇和蝎子时,联想到人类社会中的恐惧和不安而创作的。通过蛇和蝎子的形象,表达了对生活中潜在危险的深刻认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蛇和蝎子的毒性为切入点,通过对比它们的攻击方式,揭示了人们在面对未知和危险时的普遍心理状态。诗中“蛇毒远于生,蝎毒近于死”一句,既描绘了两种动物的毒性特点,也隐喻了生活中的远近危险。后两句“奈何天地间,畏首又畏尾”则进一步强化了人们在面对多种威胁时的无奈和恐惧。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通过自然界的生物特性,折射出人类社会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蛇毒远于生,蝎毒近于死”:通过对比蛇和蝎子的毒性,强调了它们对生命的威胁程度不同,但都是危险的。
  2. “蛇蝎虽不同,其毒固无异”:指出尽管蛇和蝎子在外形和习性上不同,但它们的毒性本质上是相同的。
  3. “蛇以首中人,蝎以尾用事”:具体描述了蛇和蝎子的攻击方式,蛇用头部,蝎子用尾巴。
  4. “奈何天地间,畏首又畏尾”:表达了人们在面对多种威胁时的无奈和恐惧,既害怕蛇的头,也害怕蝎的尾。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蛇和蝎子的毒性对比,强化了诗的主题。
  • 拟人:将蛇和蝎子的攻击方式拟人化,使其更具象征意义。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蛇和蝎子的形象,探讨了人们在面对未知和多重威胁时的恐惧心理,反映了人类对生活中潜在危险的深刻认识和无奈。

意象分析:

  • 蛇毒:象征远处的潜在危险。
  • 蝎毒:象征近处的直接威胁。
  • 首中人:象征明显的攻击。
  • 尾用事:象征隐蔽的威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两种动物是什么? A. 蛇和蝎子 B. 蛇和蜘蛛 C. 蝎子和蜘蛛 D. 蛇和蜈蚣 答案:A

  2. 诗中“蛇以首中人”指的是什么? A. 蛇用头部攻击人 B. 蛇用尾部攻击人 C. 蛇用身体缠绕人 D. 蛇用眼睛瞪人 答案:A

  3. 诗中“蝎以尾用事”指的是什么? A. 蝎子用尾部攻击 B. 蝎子用头部攻击 C. 蝎子用身体爬行 D. 蝎子用眼睛瞪人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咏蝎》(唐代 白居易):通过描写蝎子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生活中小人的厌恶。
  • 《蛇》(现代 郭沫若):通过蛇的形象,探讨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

诗词对比:

  • 《蝎蛇吟》与《咏蝎》:两者都通过蝎子的形象,但《蝎蛇吟》更多地探讨了人类的恐惧心理,而《咏蝎》则侧重于表达对小人的厌恶。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钱钟书):详细解析了邵雍的诗歌及其在宋代诗歌中的地位。
  • 《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蝎蛇吟》。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千秋岁 其一 长至泊庐山下 千秋岁 其三 雨后携家游西湖,荷花盛开 千秋岁 寿程竹逸七十 千秋岁 寄远 千秋岁 无恙将归虞山,以己卯九月所画菊帧见赠,依调奉答 千秋岁 和太虚韵,为讱庵丈题填词图 千秋岁·挽鲁达生同年 千秋岁 千秋岁 寿刘中庵 千秋岁 早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鼻字旁的字 包含方的成语 骨字旁的字 扭转干坤 退迹 斤字旁的字 谷字旁的字 一别如雨 士字旁的字 龙褂 园客 若要不知,除非莫为 九蒸三熯 彫虫小技 小书 铁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