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1:42: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1:42:05
原文展示:
答傅钦之 邵雍 〔宋代〕
钦之谓我曰诗似多吟,不如少吟。诗欲少吟,不如不吟。我谓钦之曰亦不多吟,亦不少吟。亦不不吟,亦不必吟。芝兰在室,不能无臭。金石振地,不能无声。恶则哀之,哀而不伤。善则乐之,乐而不淫。
白话文翻译:
傅钦之对我说:“诗似乎多吟不如少吟,少吟不如不吟。”我回答傅钦之说:“也不多吟,也不少吟,也不不吟,也不必吟。”就像芝兰在室内,不可能没有香气;金石在地上振动,不可能没有声音。对于恶事,我们感到悲哀,但悲哀不应过度;对于善事,我们感到快乐,但快乐不应放纵。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他的诗歌多表现哲理和人生感悟,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邵雍对傅钦之关于诗歌创作的看法的回应。傅钦之认为诗多吟不如少吟,少吟不如不吟,而邵雍则认为诗的吟咏应适度,不应过多也不应过少,重要的是保持中庸之道,对于善恶之事应有适当的情感表达。
诗歌鉴赏:
这首诗体现了邵雍的中庸思想,他认为诗歌的吟咏应保持适度,不应过多也不应过少。通过比喻芝兰的香气和金石的声音,邵雍强调了事物的自然属性和存在的必然性。他认为对于善恶之事,应有适当的情感表达,悲哀不应过度,快乐不应放纵,体现了儒家“中庸”和“节制”的道德观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倡导中庸之道,认为诗歌的吟咏应适度,对于善恶之事应有适当的情感表达,体现了儒家“中庸”和“节制”的道德观念。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