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25: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5:56
原文展示:
隆兴天子七月十三日亲享太庙先期风雨弥日及 曹勋 〔宋代〕
一夕秋风势震雷,颓山拔木屋倾欹。 锡春大厦犹惊畏,蓬荜茅庐亦可知。
白话文翻译:
一夜秋风,雷声震动,山崩木倒,房屋倾斜。 即使是大厦,也感到惊恐畏惧,更何况是简陋的茅屋。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宋代诗人,其诗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对时局的关切。此诗作于隆兴天子亲享太庙之际,描述了先期风雨的猛烈,借此表达对国家安危的忧虑。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隆兴天子亲享太庙的前夕,诗人通过描绘风雨的猛烈,隐喻国家面临的危机,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风雷势的猛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诗中“颓山拔木屋倾欹”一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风雨的破坏力,使人感受到自然力量的无情。而“锡春大厦犹惊畏,蓬荜茅庐亦可知”则进一步以对比的手法,强调了无论宏伟的建筑还是简陋的茅屋,都无法抵御这股强大的自然力量,从而隐喻国家的脆弱和面临的危机。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深沉,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风雨的猛烈,隐喻了国家面临的危机,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颓山拔木屋倾欹”描绘了什么? A. 秋风雷势的猛烈 B. 春天的美景 C. 平静的夜晚 D. 丰收的季节 答案:A
诗中“锡春大厦犹惊畏”表达了什么? A. 对宏伟建筑的赞美 B. 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C. 对简陋茅屋的同情 D. 对国家安危的忧虑 答案:B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赞美自然的力量 B. 忧虑国家的安危 C. 描绘秋天的美景 D. 表达对简陋茅屋的同情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