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16: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16:43
病寄南徐两度秋,故人依约亦扬州。
偶因雁足思闲事,拟棹孤舟访旧游。
风急几闻江上笛,月高谁共酒家楼。
平生意气消磨尽,甘露轩前看水流。
我因病两次在南方度过秋天,老朋友依旧在扬州等待我。
偶尔看到大雁飞过,便想起一些闲事,打算划着孤舟去追忆旧游。
风急时几度听见江上的笛声,月亮高悬,不知谁在酒家楼中共饮。
我这一生的豪情壮志已然消磨殆尽,只愿在甘露轩前静静地看着水流。
“雁足”常用来象征思念,表达对友人的怀念。古代文人常借雁表达离别之情。扬州是当时的繁华之地,诗人以此寄托对友人和往昔的回忆。
罗隐(833年-909年),字存诚,号天隐,唐代诗人,生于湖南,后居于扬州。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写田园风景和人情世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此诗创作于诗人身患疾病之时,因病不得不在南方度过秋天,思念故人,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追忆与对友人的怀念,反映了唐代文人对友情的珍视。
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极为细腻,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与对往昔时光的怀念。首句“病寄南徐两度秋”,直截了当地交代了诗人因病而不得不在南方度过秋天的背景,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接下来的“故人依约亦扬州”,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期待与失落,虽然有约定,但因病而无法相见,使得这一份情感更加深沉。
“偶因雁足思闲事”,诗人通过雁足的出现,勾起了对闲事的思考,也反映出一种无奈的闲愁。接下来的画面描绘了诗人独自划舟,想要回到旧游之地,充满了孤独与思念的情绪。
“风急几闻江上笛”,在风急的夜晚,江边传来的笛声让诗人感受到了一种悲凉与遥远的共鸣;而“月高谁共酒家楼”则是对孤独的进一步渲染,诗人在月光下,独自一人,感叹身边无人与他分享这一刻的美好。
最后两句“平生意气消磨尽,甘露轩前看水流”,则是整首诗的情感高潮,诗人感叹自己一生的豪情壮志已然消磨殆尽,只愿在这宁静的环境中静静地看着水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然与释然。
整首诗通过对病痛的感慨、对友人的思念、对往昔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在世事变化中逐渐消磨的豪情壮志,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城市是哪个?
诗人因为什么原因在南方度过秋天?
诗中提到的“甘露轩”象征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