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7:14: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14:08
寄侯博士
规谏扬雄赋,邅回贾谊官。
久贫还往少,孤立转迁难。
清镜流年急,高槐旅舍寒。
侏儒亦何有,饱食向长安。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写了规谏和扬雄的赋,想要向贾谊请教,但在仕途上却屡遭挫折。长久以来一直贫困,回想往昔的富有,眼前的孤独与转移的困难让我感到无奈。时光匆匆如清镜中流动的水,夜晚在旅舍的寒冷中度过。即便是身材矮小的人,在长安也只是在饱食之后而已。
罗隐(833年-909年),字梦阮,号湘江,唐代诗人,仕途坎坷,以诗歌和散文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出对时事的关注以及个人的感慨。
《寄侯博士》创作于唐代,背景是罗隐在政治上遭遇挫折,生活贫困的情况下,寄情于诗歌中,表达对政治的失望与对友人的思念,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去的怀念。
《寄侯博士》是一首充满感慨的诗,诗人通过对比和对照,深刻反映了个人的困境与社会环境的矛盾。起初,诗人提到自己写作规谏与赋的经历,表明他对国家事务的关注与思考,但在仕途上却遭遇重重困难,形成了对比。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失落感,也暗示了古代知识分子在政治中的无奈。
接着,诗人表达了他对往昔富足时光的怀念,流露出强烈的孤独感,使人感到他在社会中孤立无援。时光的流逝如同清镜中流动的水,带走了他曾经的荣耀与希望,而高槐旅舍的寒冷则象征着他在生活困境中的孤独与无助。
最后,诗人以“侏儒亦何有”作结,意味着即便是身材矮小的人,能在长安中安逸地生活,反衬出他的困顿与无奈。整首诗情感深邃,字句间流露出对生活的不满与对理想的追求,令人深思。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个人的孤独与失落,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知识分子在政治中的无奈与困境。
诗中提到的“规谏”指的是什么?
诗人提到的“高槐”象征什么?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感慨与无奈,杜甫在《登高》中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忧虑,而罗隐的《寄侯博士》则通过个人经历与孤独感直接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