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31: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31:50
淡泊何干世,无求孰侮予。
窗明蜂作鼓,花静蝶成闾。
地僻能逃客,天长好读书。
性灵随处养,绝妙是山居。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淡泊态度,认为与世无争无需在乎他人的轻视。窗明几净,蜜蜂在窗前嗡嗡作响,花儿静静地开着,蝴蝶在花间飞舞。远离尘世的喧嚣,隐居在偏远的地方,能逃避外来客人的干扰,享受长久的读书时光。心灵与性情在这里得到滋养,山间的生活是无比美妙的。
慈海,清代诗人,生平较少资料,但其作品多反映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隐居生活的赞美,风格清新自然。
在清代,社会动荡和经济压力使得一些文人选择隐居,以求得内心的宁静和精神的寄托。此诗是对隐居生活的真实写照,表达了对自然与内心平和的向往。
《夏日山居》描绘了一幅恬静优美的山居生活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淡泊的心态,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与世无争的生活哲学。诗的前两句“淡泊何干世,无求孰侮予”直接表明了作者的生活态度,显示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随后的图景描写,窗明的环境、蜂舞蝶飞,生动地刻画出山居的宁静与和谐,仿佛把读者带入了那清新的自然之中。
地理的偏僻使得诗人得以逃避世俗的纷扰,长久地沉浸在阅读的乐趣中,“天长好读书”传达出一种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而最后两句“性灵随处养,绝妙是山居”不仅总结了隐居的意义,更传达了心灵的自由和愉悦,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向往。
整首诗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内心自由的追求,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情怀和对自我修养的重视。
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隐居生活的向往,倡导淡泊名利、享受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诗中“淡泊何干世”表达了怎样的心态?
“窗明蜂作鼓,花静蝶成闾”中描绘的环境给人什么感觉?
诗中提到的“性灵随处养”意味着什么?
对比《夏日山居》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首诗都表现了隐居生活的美好,但《山居秋暝》更强调了秋天的静谧和孤独,而《夏日山居》则突出了夏日的生机与和谐。两者在意境上各有特色,反映了不同季节下的心境与自然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