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2:02: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2:02:57
夜泊江门外,欢声月里楼。明朝归去路,犹隔洞庭秋。
在江门外的夜晚停泊,楼内传来欢快的声音,明天早晨我将踏上归途,但已是秋天,洞庭湖的景象依然遥远。
夜泊九江是崔道融在唐代对江南水乡的一种描写,其中提到的“洞庭”湖则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常用来表达对故土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洞庭湖与秋天的结合,暗示着时间的无情和乡愁的加重。
崔道融(约736年-约790年),字子华,山西人,唐代著名诗人。崔道融的诗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而著称,尤其擅长描写山水景物和人生哲理。
这首诗创作于崔道融的旅行途中,表现了他在江边夜泊时的感受,既有对眼前美景的欣赏,也有对明日行程的惆怅,反映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理解。
《夜泊九江》是一首典型的唐诗,表现了作者在夜晚江边的独特感受,诗中蕴含着浓厚的乡愁与对未来的思考。首句“夜泊江门外”,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出夜晚停船的静谧氛围,传达出一种宁静的美感。第二句“欢声月里楼”则营造出一种欢快的气氛,与前一句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人们的欢愉与诗人内心的孤独。接下来的“明朝归去路”,将时间的流逝与归家的期待结合在一起,表达出对明日的渴望和对故乡的思念。最后一句“犹隔洞庭秋”,在秋天的背景下,暗示着诗人与故乡之间的距离与隔阂,渗透出淡淡的忧伤。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展现了唐诗特有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对归家的渴望和对时光流逝的淡淡伤感。
诗中提到的“江门”指的是哪里?
诗人明天要回到哪里?
诗中“欢声”的意象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表现了旅途的思考,但更侧重于风景的壮丽与人生理想的追求;而崔道融的《夜泊九江》则更多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叹,两者在主题和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