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李将军传》》

时间: 2025-05-07 06:20:18

诗句

猿臂将军去似飞,弯弓百步虏无遗。

汉文自与封侯得,何必伤嗟不遇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20:18

原文展示

猿臂将军去似飞,
弯弓百步虏无遗。
汉文自与封侯得,
何必伤嗟不遇时。

白话文翻译

将军如猿臂般敏捷,像飞一样迅速离去;
他拉弓百步远,敌人没有一个能逃脱。
汉朝的文人自有机会获得封侯,
何必为时运不济而伤感叹息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猿臂:猿的手臂,形容将军动作灵活如猿。
  • 弯弓:拉弓,指射箭的动作。
  • :指敌人或被俘者。
  • 汉文:指汉朝的文人。
  • 封侯:授予爵位,成为侯爵。
  • 伤嗟:感到遗憾和叹息。

典故解析
“汉文自与封侯得”提到的是汉朝的历史背景,强调文人通过才华获得地位的机会。相关历史可追溯到汉初,许多文人因功勋被封侯,显示出文人的价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崔道融,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有作品流传,风格清新,擅长描写军事、边塞的壮烈场景。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唐代边境战争时期,诗人通过描写将军的英勇表现,表达对英雄豪杰的赞美,同时也隐含对时运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将军的英勇和时运的无常为主题,展现了崔道融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与对人生际遇的思考。首句“猿臂将军去似飞”,通过比喻将将军的敏捷与勇猛形象化,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下来的“弯弓百步虏无遗”则进一步强调了将军的射术高超,表现出其战斗力和威严。

第三句“汉文自与封侯得”则引入了历史的视角,暗示文人才子和武将的地位差异。诗人在这里巧妙地将将军的英勇与文人的荣华对比,表达了对历史成就的感慨。最后一句“何必伤嗟不遇时”则是一个智慧的总结,强调不必为时运的不济而感到悲伤,鼓励人们珍惜当下,努力奋斗。

整首诗不仅仅是对将军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思,表现出一种豁达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猿臂将军去似飞:描绘将军的英姿,灵活迅速,像猿猴般矫健。
  2. 弯弓百步虏无遗:强调将军的弓箭技艺高超,能在百步之外射中敌人。
  3. 汉文自与封侯得:提到汉朝的文人有机会获得封爵,说明历史上对文人的重视。
  4. 何必伤嗟不遇时:点明人生不如意之事常八九,劝人不必因运势不佳而悲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将军的动作比作猿臂,强化了其敏捷之感。
  • 对仗:前两句、后两句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与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将军的赞美和对历史命运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淡然态度,鼓励人们不必为一时的失利而感到沮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将军:象征着勇敢和力量。
  • 弓箭:代表战斗和胜利的手段。
  • 汉文:象征着文人的智慧与才华。
  • 时运:象征着人生的机遇与挑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猿臂将军”比喻的是哪个特征?
    A. 魅力
    B. 敏捷
    C. 强壮

  2. “汉文自与封侯得”中的“封侯”指什么?
    A. 授予官职
    B. 取得名声
    C. 获得财富

  3.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A. 悲伤
    B. 欢乐
    C. 释然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描绘战争带来的破坏与对国家前途的担忧。
  • 王之涣《登鹳雀楼》:表达对壮丽景色的赞美与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诗词对比

  • 崔道融的《题《李将军传》》与王昌龄的《出塞》均描绘了将军的英勇形象,但崔诗更注重个人对时运的思考,而王诗则强调边塞战斗的豪情。
  • 两者在风格上都有壮丽之感,但崔道融的文字更显哲理深邃,王昌龄则更多表现豪情壮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婺州欧卿德孺 寄胡明仲 观潮 石芥 十月旦读子美北风吹瘴疠羸老思散策之句初寮 次韵俞路分见寄 其二 出城 送邓清臣之行在 戏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人心如镜 包含几的成语 刑杀 乞开头的成语 一模一样 舳舻千里 瑶水 微渐 欲开头的成语 户字头的字 哗众取宠 反文旁的字 茵席之臣 干字旁的字 奇干 示字旁的字 穴宝盖的字 八面莹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