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翠楼吟》

时间: 2025-05-05 13:17:45

诗句

月堕疏桐,人依苦竹,滩头露重风细。

遥听云外笛,问仙乐、尘寰谁会?

空香盈袂。

奈鬓角青衰,荷心红瘁。

休垂泪,晓珠凝处,未圆先碎。

浅醉,还引螺杯,想避秦狂客,也应无寐。

碧峰幽磴险,望林杪、星沈霞起。

孤鸿凄唳。

叹已失瀛洲,难寻瑶佩。

苍烟际,悄然消领,一川灵气。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17:45

原文展示

翠楼吟
作者:熊盛元

月堕疏桐,人依苦竹,滩头露重风细。
遥听云外笛,问仙乐尘寰谁会?
空香盈袂。奈鬓角青衰,荷心红瘁。
休垂泪,晓珠凝处,未圆先碎。
浅醉,还引螺杯,想避秦狂客,也应无寐。
碧峰幽磴险,望林杪星沈霞起。
孤鸿凄唳。叹已失瀛洲,难寻瑶佩。
苍烟际,悄然消领,一川灵气。

白话文翻译

在月光下,桐树的影子渐渐消失,人在苦竹旁独自依靠,滩头的露水沉重而细腻。远处传来云外的笛声,我不禁想问,尘世间的仙乐又有谁能领会?香气满溢衣袂,然而鬓角已渐显青衰,心中对荷花的热爱却也如同红花般枯萎。请不要流泪,晨露凝聚之处,未圆的珠子已经破碎。微醉之中,我又引来螺杯,想要躲避那狂放的秦客,恐怕也难以入眠。碧绿的山峰蜿蜒险峻,望向树林,星星已在霞光中沉没。孤鸿发出凄凉的哀鸣,叹息已然失去的瀛洲,难以寻觅的瑶佩。苍烟浮现,悄然间消散,只剩下一川的灵气。

注释

  • 月堕疏桐:月光洒在稀疏的桐树上,形容夜色和清幽的环境。
  • 人依苦竹:人倚靠在苦竹旁,表现孤独和清冷的情感。
  • 滩头露重风细:潮湿的滩头,露水重而微风细腻,描绘自然的细腻氛围。
  • 问仙乐尘寰谁会:在问仙乐的同时,也在疑问尘世中谁能理解这种美。
  • 鬓角青衰:形容人渐渐衰老,头发开始变白。
  • 荷心红瘁:对荷花的热爱逐渐消逝。
  • 晓珠凝处:晨露凝聚的地方。
  • 秦狂客:指代狂放不羁的人,可能是历史上对某种人群的隐喻。
  • 孤鸿凄唳:孤独的鸿雁发出凄凉的鸣叫,象征孤独与失落。
  • 瀛洲: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理想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熊盛元,现代诗人,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当代,反映了作者对于生活的感悟与对理想世界的向往。诗中透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与对自然美的热爱。

诗歌鉴赏

《翠楼吟》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理的古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与理想的思考。开篇以“月堕疏桐”引入,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意境,月光与桐树的结合,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宁静。接着,诗人描绘了孤独的景象,人在苦竹下徘徊,展现了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这种孤独感在随后的描写中逐渐加深。

“遥听云外笛,问仙乐尘寰谁会”,诗人在聆听远处的笛声时,发出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似乎在质疑谁能理解尘世中的美好与乐趣。接下来的几句则表现出诗人对衰老与失落的感慨,“奈鬓角青衰,荷心红瘁”,这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一种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理想与追求的反思,“叹已失瀛洲,难寻瑶佩”,表达了对理想世界的追寻与失落,孤鸿的哀鸣更是将孤独与失落推向高潮。最后一句“苍烟际,悄然消领,一川灵气”,则隐喻着灵气与自然的交融,显示出一种超然与淡泊的境界。

整首诗在意象与情感的交织中,呈现出一种深邃的哲理,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月堕疏桐:描绘宁静的夜晚,月光洒落,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
  2. 人依苦竹:诗人孤独地倚靠在苦竹旁,表现了内心的孤寂。
  3. 滩头露重风细:湿润的滩头,露水沉重,细风轻拂,营造出细腻的自然景象。
  4. 遥听云外笛:远处传来的笛声,唤起诗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5. 问仙乐尘寰谁会:对美好音乐的思考,质疑尘世中谁能理解这种乐趣。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孤鸿凄唳”,将孤独的感觉比作孤鸿的哀鸣。
  • 拟人:如“空香盈袂”,将香气拟人化,增强了感官体验。
  • 对仗:如“月堕疏桐,人依苦竹”,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反思,传达了对人生、理想与孤独的思考,表现了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宁静。
  • 桐树、苦竹:代表自然与孤独。
  • 笛声:象征理想与美好。
  • 露水:表现细腻与清新。
  • 孤鸿:象征孤独与失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月堕疏桐”意指?

    • A. 月亮消失
    • B. 月光洒在桐树上
    • C. 桐树凋零
    • D. 夜晚寒冷
  2. “问仙乐尘寰谁会”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对尘世的失望
    • B. 对音乐的热爱
    • C. 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 D. 对自然的赞美
  3. 诗中“孤鸿凄唳”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 A. 拟人
    • B. 比喻
    • C. 排比
    • D. 对仗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登高》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与《翠楼吟》:两首诗都描绘了月夜的意境,但李白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宣泄,而熊盛元则结合自然描写与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1.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2. 《现代诗人熊盛元研究》
  3. 《古诗词的意象与情感》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赴抚州对酬崔法曹夜雨滴空阶五首 其五 晚望 酬骆侍御答诗 送张南史 李大夫见赠因之有呈 吴明府自远而来留宿(一作卢新吴航忽远至留宿弊居) 春日早朝应制 孤石 早春曲 送别钱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掌徒 听讼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按甲不出 犬字旁的字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雁过拨毛 卝字旁的字 鬟心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狂叟 雨僝云僽 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张公吃酒李公醉 包含董的词语有哪些 肥鱼大肉 包含食的成语 鼎字旁的字 清歌妙舞 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