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14: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14:46
早春曲
作者: 戴叔伦 〔唐代〕
青楼昨夜东风转,
锦帐凝寒觉春浅。
垂杨摇丝莺乱啼,
袅袅烟光不堪翦。
博山吹云龙脑香,
铜壶滴愁更漏长。
玉颊啼红梦初醒,
羞见青鸾镜中影。
侬家少年爱游逸,
万里轮蹄去无迹。
朱颜未衰消息稀,
肠断天涯草空碧。
昨夜东风吹过青楼,
锦帐之中寒气凝重,感觉春天还很浅。
垂柳摇曳,黄莺啼叫,
袅袅的烟光令人不忍割舍。
博山香炉中云雾缭绕,
铜壶滴水声更显愁绪漫长。
玉颜初醒,红唇微啼,
羞于在镜中看到青鸾的影子。
我家少年爱好游玩,
万里行程无迹可寻。
朱颜尚未衰老,音信稀少,
心里惆怅,天涯草地空旷碧绿。
作者介绍:戴叔伦(约公元802年-约860年),字子美,号少游,唐代诗人。他曾任职于朝廷,性情沉稳,擅长五律与七律。其诗风格清新婉约,情感细腻,尤其擅长描写春天的景象。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早春时节,正值万物复苏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气息与人们的情感,表达了对青春流逝和游子游荡的无奈与惆怅。
《早春曲》是戴叔伦描绘早春景象与人情的佳作。全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初来时的氛围,令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惆怅交织。开篇“青楼昨夜东风转”,引入了春天的来临,暗示着生活的变化与新生。接下来的描写中,垂柳的轻摇和莺鸟的啼鸣,无不传递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袅袅烟光不堪翦”,让人联想到春日的温柔与柔和,烟雾缭绕,仿佛在诉说着难以割舍的情感。后半部分则转向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铜壶声声滴漏,愁绪随之加深。尤其是“玉颊啼红梦初醒”,展现出一种梦中的美好与现实的无奈交织。
整首诗情感深邃,既有对春天的赞美,也有对青春流逝的惆怅,展现出人们在春天来临时的复杂心情。诗中细致入微的描绘和情感表达,使得这首诗在唐代众多作品中显得尤为动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青楼”,它指的是什么地方?
“垂杨摇丝莺乱啼”中的“莺”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铜壶滴愁更漏长”,铜壶象征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涵盖了《早春曲》的各个方面,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首诗的魅力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