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08: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08:36
翠楼吟 小院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小院虫虫,斜桥燕燕,伥伥触起閒事。
当初妆阁影,乱织在濛濛秋水。
饼金曾费。只趁月藏钩,隔花传谜。
依稀记。递香窗眼,浸娇杯底。
憔悴。此日重来,剩榆荚漫天,苔钱铺地。
心情何处写,拟写上缭绫帕子。
砑来松腻。怕未便缄愁,还难盛泪。
斜行字。沈吟划满,竹肌空翠。
小院里虫鸣声声,斜桥上燕子飞来飞去,似乎唤起了往事的回忆。
当初的妆阁倒影,像是在朦胧的秋水中编织的梦幻。
曾经花费的金钱,如今只为趁着月光藏起钩子,隔着花儿传递谜语。
依稀记得,香气透过窗眼,浸润在娇嫩的酒杯底。
如今我憔悴不堪。这样的日子再次来临,唯剩榆荚漫天飞舞,苔藓铺满地面。
心情又该何处抒发,想在缭绫的帕子上写下我的感受。
写出来的字如同松油般黏腻。
怕是难以封住我的愁绪,更难以忍住泪水。
字迹斜斜地行走,沉吟中划满了竹子的青翠。
陈维崧(约1640-1710),字梦阮,号吟雪,晚号依山,清代词人。他是南明遗民,生活在清初的动荡时期,作品多表现对往事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风格细腻而忧伤。
《翠楼吟 小院》创作于清代,背景是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状的无奈与愁苦。诗中通过对小院景致的描绘,流露出诗人对青春的追忆与对生活的感伤。
《翠楼吟 小院》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回忆,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的小院以及诗人对往昔的怀念。诗的开头通过“虫虫”和“燕燕”描绘出小院的宁静与自然之美,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氛围。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逐渐流露出内心的惆怅与苦闷。在回忆中,妆阁的倒影和秋水的朦胧都象征着美好的过往,而如今的空虚和憔悴则反映出时间的无情流逝。
诗人在描写心情时,运用了“榆荚漫天,苔钱铺地”的意象,表现出岁月的流逝和对青春的失落感。尽管有过美好的回忆,但如今的他却感到无从抒发,写下的字迹也显得斜歪,仿佛无法准确表达内心的复杂情感。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交织中,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反思。
整首诗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愁苦,揭示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深刻感悟。
诗中“小院虫虫”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
“榆荚漫天,苔钱铺地”中的“榆荚”象征着什么?
诗人对现状的情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