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3:02: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3:02:28
送张南史
作者:戴叔伦
陋巷无车辙,烟萝总是春。
贾生独未达,原宪竟忘贫。
草座留山月,荷衣远洛尘。
最怜知己在,林下访闲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幽静的生活场景:在简陋的巷子里没有车辙,烟雾缭绕的藤萝显得格外春意盎然。贾谊虽然才华横溢却未能施展,原宪也因贫困而被世人遗忘。诗人在草坪上坐着,月光洒落,远离繁华的洛阳尘埃。最让我怜惜的,是在林下能与知己相访的那种悠闲。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戴叔伦(约745年-约800年),字景山,号松隐,唐代诗人,生于京兆,因家境贫寒,仕途不顺,常以诗歌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怀。其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写乡村田园景致。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生活困苦之时,诗人通过描绘简单的生活场景,表达对知己的珍惜和对现实的思考。
《送张南史》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静谧的春日图景。诗人通过“陋巷无车辙,烟萝总是春”的描写,展现出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贾生独未达,原宪竟忘贫”则引入了历史人物,突出了才华与命运的无奈,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知音的珍视。
“草座留山月,荷衣远洛尘”展现了诗人在享受自然的同时,也是在逃避繁华社会的喧嚣,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态度。最后一句“最怜知己在,林下访闲人”更是表达了诗人对知己的深情厚谊,认为在那样的静谧环境中,与知己相聚,才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全诗不仅有自然之美的描绘,更蕴含了诗人对人生、对友情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唐代诗人特有的情怀与智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宁静的环境和对知己的珍视,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对友情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蕴含了对才华与命运的深刻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贾生”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贾谊
B. 贾政
C. 贾母
D. 贾宝玉
诗中“陋巷无车辙”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A. 繁华热闹
B. 简单宁静
C. 喧嚣嘈杂
D. 贫困潦倒
最后一行“林下访闲人”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A. 事业成功
B. 友谊
C. 财富
D. 名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送张南史》与《静夜思》进行对比。两首诗都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友谊、思乡情的表达,但《送张南史》更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而《静夜思》则更多地反映了个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