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酬骆侍御答诗》

时间: 2025-04-26 05:42:37

诗句

风传画阁空知晓,雨湿江城不见春。

堆案绕床君莫怪,已经愁思古时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42:37

原文展示:

风传画阁空知晓,雨湿江城不见春。
堆案绕床君莫怪,已经愁思古时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微风轻轻拂过画阁,仿佛知道这里的寂寞;江城在细雨中显得愈加沉寂,春天的气息完全看不见。书桌堆满了书卷,环绕着床头,朋友你不要怪我,因为我早已心中愁思,如同古时的人一样。

注释:

  • 风传:风送来的消息或气息。
  • 画阁:装饰华丽的楼阁,常用以形容雅致的居所。
  • 江城:指长江沿岸的城市,这里特指江边的城市。
  • 堆案:指书案上堆积的书籍或文具。
  • 愁思:忧愁的思绪。
  • 古时人:古代的人,指那些因离愁别绪而感到忧伤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叔伦(约公元735年-约公元795年),字梦得,号阮亭,唐代诗人,晚唐文学的重要代表。他的诗多描写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语言清新,风格婉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戴叔伦的晚年,正值唐朝中后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常感到孤独与忧愁。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他当时的生活状况以及对友人的思念有关。

诗歌鉴赏:

《酬骆侍御答诗》展现了诗人对孤独与愁思的深刻体悟。开头两句通过描绘风和雨,营造出一幅静谧而略显忧伤的画面。风传画阁,给人一种空灵之感,仿佛是风在传递着无声的情感;而江城因雨而显得更加沉闷,春天的气息被湿气掩盖,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美好时光的缅怀。后两句则转向对友人的告白,虽然书桌堆满了古书、文卷,但诗人却无法摆脱内心的愁苦,甚至自叹与古人无异,表现出一种对于历史和时间的深刻反思。整首诗的意境流畅,情感真挚,透过自然景象的描绘,隐含着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思考,进一步加深了作品的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风传画阁空知晓:微风轻拂的画阁似乎能理解诗人的孤独情感。
  • 雨湿江城不见春:细雨洒落在江城,使得春天的生机与希望难以显现。
  • 堆案绕床君莫怪:书桌上堆满了书卷,环绕着床头,暗示诗人思绪纷乱。
  • 已经愁思古时人:诗人自感愁苦,仿佛与古代的忧愁之人无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风”与“画阁”比作诗人内心的情感寄托,增添了诗的表现力。
  • 拟人:风传画阁,以风的“知晓”来表达诗人的孤独情感。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孤独、愁苦的深刻感受,以及对历史与时间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无形的情感与思绪。
  • :象征着忧愁与沉重的心情。
  • 画阁:象征着诗人的内心世界,华美而孤独。
  • 江城:象征着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生机缺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风传画阁”体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寂寞
    C. 激动
    答案:B

  2. “雨湿江城不见春”中“春”象征着什么? A. 希望与生机
    B. 冷漠与绝望
    C. 忧伤与悲哀
    答案:A

  3. 诗人为何对“君莫怪”? A. 因为心情愉快
    B. 因为心中有愁思
    C. 因为有很多朋友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戴叔伦与李白的诗作都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但李白的诗更多表现出一种洒脱与豪放,而戴叔伦则更显细腻与愁苦。通过对比,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风格的表达方式和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山居八咏 嫠答媒 秋日早行 题观壁诗 题汪水云诗卷 呈东坡 七夕 春兴 过塘西 八月十六夜与玉山人坐袖海楼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告白 舌字旁的字 爿字旁的字 活人手段 公税 郢匠挥斤 韭字旁的字 八字旁的字 佚罚 吉少凶多 包含天的词语有哪些 锦衣绣袄 包含撞的词语有哪些 己字旁的字 舍命不渝 让权 散才 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