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7: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7:05
舞迎春(迎春乐)
作者: 贺铸 〔宋代〕
云鲜日嫩东风软。
雪初融水清浅。
粉舞按迎春遍。
似飞动钗头燕。
深折梅花曾寄远。
问谁为倚楼凄怨。
身伴未归鸿,
犹顾恋江南暖。
春天来临,云彩清新,阳光温柔,东风轻拂。
雪刚融化,溪水清澈而浅。
粉色的花瓣在春风中随处舞动,
就像飞舞的燕子,活泼而自由。
我曾折下一枝梅花,寄给远方的你,
不知是谁在楼上怨怨不已。
我身边伴随着未归的鸿雁,
心中仍然恋恋不舍江南的暖意。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高洁和坚韧,而“鸿”则是思乡和离别的象征。诗人通过描绘春日的景象,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江南温暖的向往,这是一种普遍的情感体验。
贺铸(约1052年-1126年),字廷秀,号秋水,北宋末年南宋初年词人。贺铸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而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作品常常流露出对春天、自然和人情的细腻观察与深刻体悟。
《舞迎春》创作于春天,表现了春天来临时自然界的变化及作者内心的情感波动。诗中描绘的美好春景与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作者在动荡的历史背景下,对安宁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舞迎春》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生命的力量。开篇以“云鲜日嫩东风软”描绘了春天的温暖与柔和,给人一种清新、明媚的感觉。接着,诗人用“雪初融水清浅”描绘了春雪消融后的自然景象,突显了春天的到来带来的生机与希望。
当“粉舞按迎春遍”时,花瓣在春风中舞动,似乎在迎接春天的到来,生动形象地再现了春天的繁华。接下来的“似飞动钗头燕”则将燕子与春天联系在一起,燕子的归来象征着春天的来临,表现出一种活泼与自由的气息。
然而,诗的情感并不止于自然的美丽,还隐含着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作者“深折梅花曾寄远”,寄托了对亲友的牵挂和思念,而“问谁为倚楼凄怨”的疑问句,则增强了情感的深度,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最后一句“犹顾恋江南暖”无疑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诗人对江南暖意的怀念,流露出对故乡的深情与依恋。
整首词的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贺铸对春天的热爱与对家乡的眷恋,既有外在的自然景色,又有内心的情感波动,形成了一幅生动而感人的春日画卷。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象,表达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春天生命力的赞美。诗人以春天的生机来映衬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忧愁,展现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诗中提到的“云鲜”主要形容什么?
A. 冬天的寒冷
B. 春天的温暖
C. 秋天的干燥
“深折梅花曾寄远”中的“梅花”象征了什么?
A. 忍耐与坚韧
B. 友情与欢聚
C. 乡愁与思念
诗中提到的“未归鸿”指代什么?
A. 归来的亲人
B. 未归的思念
C. 自由的飞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