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李郎中挽诗二首》

时间: 2025-05-07 08:41:35

诗句

解道公行止,江东老父史。

群州垂瘵死,肤使为更生。

民裕身逾瘠,时危命亦轻。

浔阳江上月,犹傍谏书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1:35

原文展示:

李郎中挽诗二首

解道公行止,江东老父史。
群州垂瘵死,肤使为更生。
民裕身逾瘠,时危命亦轻。
浔阳江上月,犹傍谏书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李郎中在世时的事迹和他对民众的关怀。他的行为和理念,犹如江东的老父亲,关心着百姓的生死。即使在疾病肆虐的时刻,仍然希望能为人们带来新的生机。人们的生活虽然富裕,但在危险的时代,生命却显得脆弱无比。浔阳江上的月亮仍然明亮,仿佛在依附那些谏言的书信,传达着对时局的关切。

注释:

  • 公行止:指的是李郎中在世时的行为和处事方式。
  • 江东老父史:比喻李郎中像江东的老父亲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
  • 群州垂瘵死:指各个州郡因为疾病而面临着死亡的困境。
  • 肤使为更生:希望能够为民众带来生机与希望。
  • 民裕身逾瘠:民众的生活虽然富裕,但身体却愈发瘦弱。
  • 时危命亦轻:在危急的时刻,生命显得尤为脆弱。
  • 浔阳江上月:指的是浔阳江上明亮的月亮,象征着希望与关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魏了翁,字子材,号耕烟,南宋时期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作品以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著称,常常关注社会民生,表达对人民的关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社会动荡和民众疾苦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李郎中的事迹,传达了对社会现状的关注与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李郎中之事,深刻揭示了社会的矛盾与人性的关怀。开篇即以“解道公行止”引入,表达了李郎中为民众所做的贡献和他在世时的高尚品德,接着通过“群州垂瘵死”描绘出当时社会的疾苦与无奈。此时的“肤使为更生”则是诗人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全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张力,情感上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痛心。诗末的“浔阳江上月”不仅仅是景物的描绘,更是象征着光明与希望的存在,尽管现实困难重重,但真理和正义的声音依然在传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解道公行止:引出李郎中,强调其为人处世的原则。
  2. 江东老父史:用比喻手法,表达李郎中的关怀如同父亲般温暖。
  3. 群州垂瘵死:描绘当时社会的疾苦,突出时代的困境。
  4. 肤使为更生:表现对改变现状的渴望与努力。
  5. 民裕身逾瘠:讽刺表面繁荣下的深重困境。
  6. 时危命亦轻:强调在危急时刻,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7. 浔阳江上月:月亮象征着希望与明亮的未来。

修辞手法:该诗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表达的深度与情感的力度。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着社会的疾苦与个人的责任感,表达了诗人对民众的关怀和对未来的希望,反映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着希望与光明,暗示在黑暗中也能找到方向。
  • 老父亲:象征着关怀、责任与柔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中,李郎中比喻为谁?

    • A. 江东老父
    • B. 江南渔夫
    • C. 北国诗人
  2. “群州垂瘵死”中的“垂瘵”是什么意思?

    • A. 繁荣
    • B. 疾病
    • C. 生活
  3. 诗中提到的“浔阳江上月”象征什么?

    • A. 绝望
    • B. 希望
    • C. 暴风雨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安石《泊船瓜洲》

诗词对比

  • 比较魏了翁的关怀民生主题与陶渊明的田园诗意,两者都体现了对社会和人性的关注,但表达方式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魏了翁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早夏游平泉回 惜(木有)李花 诏授同州刺史,病不赴任,因咏所怀 除夜言怀,兼赠张常侍 菩提寺上方晚望香山寺,寄舒员外 赠写真者 舟行阻风,寄李十一舍人 味道 霓裳羽衣舞歌 闲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山禽 忧国恤民 以力服人 情恕理遣 谷字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出头之日 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般游 鞘里藏刀 赤字旁的字 畾茶 汤池铁城 齒字旁的字 采字旁的字 片羽吉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