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41: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1:35
李郎中挽诗二首
解道公行止,江东老父史。
群州垂瘵死,肤使为更生。
民裕身逾瘠,时危命亦轻。
浔阳江上月,犹傍谏书明。
这首诗表达了李郎中在世时的事迹和他对民众的关怀。他的行为和理念,犹如江东的老父亲,关心着百姓的生死。即使在疾病肆虐的时刻,仍然希望能为人们带来新的生机。人们的生活虽然富裕,但在危险的时代,生命却显得脆弱无比。浔阳江上的月亮仍然明亮,仿佛在依附那些谏言的书信,传达着对时局的关切。
作者介绍:魏了翁,字子材,号耕烟,南宋时期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作品以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著称,常常关注社会民生,表达对人民的关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社会动荡和民众疾苦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李郎中的事迹,传达了对社会现状的关注与忧虑。
这首诗通过李郎中之事,深刻揭示了社会的矛盾与人性的关怀。开篇即以“解道公行止”引入,表达了李郎中为民众所做的贡献和他在世时的高尚品德,接着通过“群州垂瘵死”描绘出当时社会的疾苦与无奈。此时的“肤使为更生”则是诗人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全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张力,情感上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痛心。诗末的“浔阳江上月”不仅仅是景物的描绘,更是象征着光明与希望的存在,尽管现实困难重重,但真理和正义的声音依然在传递。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该诗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表达的深度与情感的力度。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着社会的疾苦与个人的责任感,表达了诗人对民众的关怀和对未来的希望,反映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本诗中,李郎中比喻为谁?
“群州垂瘵死”中的“垂瘵”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的“浔阳江上月”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