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晓发绥阳至黄鱼桥》

时间: 2025-05-09 00:34:50

诗句

乌鸦喧远林,晓柝山城歇。

行人出树杪,笠影带残月。

微茫驿西树,明灭岩际雪。

人语生斥堠,钟声散林樾。

晓行旅梦醒,古道冰泉咽。

山川方丛复,人物两清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4:50

原文展示:

乌鸦喧远林,晓柝山城歇。
行人出树杪,笠影带残月。
微茫驿西树,明灭岩际雪。
人语生斥堠,钟声散林樾。
晓行旅梦醒,古道冰泉咽。
山川方丛复,人物两清绝。


白话文翻译:

远处的林中乌鸦在喧哗,晨曦中的钟声在山城上回荡。
行人从树梢走出,斗笠的影子映照着残月。
微弱的光线照在驿站西边的树上,岩石间的雪在闪烁。
人们的谈话声在斜坡上响起,钟声在林间回荡。
晨行中旅人的梦已经醒来,古道上的冰泉在咽喉处流淌。
山川重又复苏,人物却清晰得如同一幅画。


注释:

  • 乌鸦:常象征悲哀或不祥的事物,这里可能暗示清晨的孤寂和宁静被打破。
  • 晓柝:指清晨的敲钟声,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
  • 树杪:树的顶部,行人在这里指的是高处的树木。
  • 笠影:斗笠的影子,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意境。
  • 微茫:指微弱而模糊的状态。
  • 斥堠:指斜坡或小山。
  • 冰泉咽:形容泉水冰冷,流淌声如同咽气的声音。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别突出的典故,但可以看出作者在描绘清晨的景象时,借用了一些自然景物和声音的对比,表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黎兆勋,清代诗人,生于江南,擅长山水诗,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观和人事。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黎兆勋游历途中,描绘了清晨的乡村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旅途的感悟。


诗歌鉴赏:

《晓发绥阳至黄鱼桥》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黎兆勋通过生动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清晨的宁静世界。诗中充满了动静结合的元素,乌鸦的喧哗与山城的钟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氛围。行人从树梢走出,斗笠的影子和残月的映衬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微茫的光线和闪烁的雪,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仿佛将人带入了一场梦境。

诗的后半部分,旅人的梦醒与古道的冰泉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在这宁静的自然中,旅行者内心的清醒与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更是对人生旅途的感悟和思考,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仰与对人生态度的沉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乌鸦喧远林:开篇以乌鸦的喧哗引入,表现出晨曦中的孤寂。
    2. 晓柝山城歇:晨钟响起,象征新的一天开始,山城的宁静被打破。
    3. 行人出树杪:行人走出树梢,给人一种清新、跃动的感觉。
    4. 笠影带残月:斗笠影子映照着残月,画面美丽而富有诗意。
    5. 微茫驿西树:微弱的光线照在驿站西边的树上,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
    6. 明灭岩际雪:岩石间的雪在闪烁,表现自然的生动。
    7. 人语生斥堠:人声在斜坡上响起,人与自然的交融。
    8. 钟声散林樾:钟声回荡在林间,表现出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9. 晓行旅梦醒:清晨的到来,使得旅人的梦境破灭,回归现实。
    10. 古道冰泉咽:古道上冰泉流淌,生命的迹象。
    11. 山川方丛复:山川在晨光中复苏,生命的轮回。
    12. 人物两清绝:人与自然的清晰分离,表达出一种孤独和思考。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行人出树杪,笠影带残月”,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人语生斥堠”,将人声与自然环境相结合,增添了生动性。
    • 意象:诗中运用了“乌鸦”、“钟声”、“雪”等意象,构建了丰富的自然景观。
  •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与对人生旅途的思考。通过对清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人在自然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宁静,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 乌鸦:象征孤独与宁静。
  • 钟声:代表时间的流逝与新一天的开始。
  • 斗笠:象征行人的旅程与生活的艰辛。
  • :象征纯洁与自然的美好。
  • 冰泉:代表生命的源泉与清新的感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乌鸦喧远林”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 A. 宁静
    • B. 孤独
    • C. 喜悦
  2. “明灭岩际雪”中“明灭”一词的作用是什么?

    • A. 表示光明
    • B. 表示变化
    • C. 表示永恒
  3. 诗中提到的“冰泉”象征着什么?

    • A. 生命与活力
    • B. 沉闷与压抑
    • C. 冷漠与孤独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夜泊牛头》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黎兆勋的《晓发绥阳至黄鱼桥》在意象上更加细腻,王维的诗则更多地表现了空灵与深远的意境。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赏析》
  • 《山水诗的艺术与思想》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此君室 方韵别元可 山居七咏·省斋 山中 次韵梁粹 立秋 次韵方教采芹亭 次韵陈侍郎谢送牡丹 其二 郑文振席上 大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公祢 掉三寸舌 星纬 次祖 案剑 舌字旁的字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鹵字旁的字 风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风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抱关执钥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揭竿而起 高堂大厦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厄字旁的字 嘴甜心苦 谷字旁的字 荆笔杨板 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