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子尹乌桕轩小集》

时间: 2025-05-04 00:22:13

诗句

藻米溪清漫溯洄,女媭移住白云隈。

幽人无事或孤往,寒气今秋更早来。

零露萧疏乌桕落,当阶烂漫蜀葵开。

晓风燮燮蝉声静,正要先生说饼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22:13

原文展示:

藻米溪清漫溯洄,
女媭移住白云隈。
幽人无事或孤往,
寒气今秋更早来。
零露萧疏乌桕落,
当阶烂漫蜀葵开。
晓风燮燮蝉声静,
正要先生说饼来。

白话文翻译:

在清澈的藻米溪水中悠然漂流,
女媭(指一种植物)迁居到白云环抱的山坳。
闲适的隐士无事可做,时常独自前往,
可见今年秋天的寒意,比往年更早降临。
露水零落,乌桕树的叶子稀疏地飘落,
院阶上,蜀葵花开得灿烂绚丽。
清晨的微风轻拂,蝉声静谧无声,
正好请先生来谈论美味的饼食。

注释:

  • 藻米:一种水生植物,通常生长在清澈的水域中,象征清新与自然。
  • 女媭:一种植物名,古诗中常用来描绘自然环境的美好。
  • 幽人:指隐士或隐居的人,强调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
  • 蜀葵:一种花,色彩鲜艳,常在夏秋时节盛开。
  • 燮燮:形容轻柔的风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黎兆勋,清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秋季,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内心的宁静思考。背景中的孤独和清冷,反映了诗人对世事的淡然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象为背景,细腻地描绘了秋季的氛围与诗人的内心感受。开头两句通过描绘溪水与植物的景象,塑造出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环境,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随着诗的深入,诗人转向对孤独的思考,秋寒的早至使得诗人的隐居生活更加孤寂。接下来的描写中,乌桕的落叶与蜀葵的盛开形成鲜明的对比,暗示着生命的循环与变化。在最后一句中,诗人提到的“先生说饼来”,则是从自然回归到人情,使整首诗的意境更加丰富,表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人情的温暖。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前两句描绘清澈溪水与女媭,表现自然的幽静。
    • 第三、第四句转向隐士的孤独与秋天的寒意,表现了内心的孤寂。
    • 第五、六句通过乌桕与蜀葵的对比,展现了生命的美丽与脆弱。
    • 最后两句则引入人际交流,抒发一种对生活的期待。
  • 修辞手法

    • 对比:乌桕的落叶与蜀葵的盛开,表现了自然的变迁。
    • 拟人:将风与蝉声描绘得生动,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居生活的思考,展现了人对自然与人情的感悟。

意象分析:

  • 藻米:象征清新、纯洁的自然。
  • 乌桕:象征秋天的萧瑟,提醒人们生命的无常。
  • 蜀葵:代表生命的美丽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个意象在诗中象征了秋季的来临?

    • A. 蜀葵
    • B. 乌桕
    • C. 蝉声
    • D. 藻米
  2. 诗中提到的“幽人”是指什么样的人?

    • A. 隐士
    • B. 商人
    • C. 学者
    • D. 游子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同样描绘了孤独的情感与自然的美。
  • 王维《山居秋暝》:表现了山中秋天的静谧与诗人的心境。

诗词对比
可以将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进行比较,尽管两首诗的主题不同,但同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不同在于,黎兆勋的诗更强调个人的孤独与自然的和谐,而杜甫则在动荡中表达对国家的忧虑。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传》:对黎兆勋及其作品的详细介绍。
  • 《古典诗词鉴赏》:提供古诗词分析与解读的方法。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永兴观 逸贤峒 乙未元夕坐有用东坡上元韵二首 乙未元夕坐有用东坡上元韵二首 小西湖 小西湖 夏旱至秋田家种荞麦以补岁事 峡山 戏题陈晦叔经略秀斋 熙春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垂拱之化 虫罗 吃儎 望风希旨 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弯腰捧腹 轻于鸿毛 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泽结尾的成语 臼字旁的字 偶言 沈退 傥来之物 切蚂 皿字底的字 斗字旁的字 见字旁的字 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