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5:49: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5:49:58
昔人游剑外,蜀道在青天。
回首三坡路,开荒几百年。
地偏曾置驿,山尽即乘船。
秦栈知何似,愁生落照边。
从前的人游玩剑外,蜀道在蓝天之下。
回头望去三坡的路,开荒已经几百年了。
这地方偏远曾设驿站,山尽之处就可以乘船了。
秦栈如今不知道是什么样,愁绪生在落日的边缘。
黎兆勋,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作品多反映当时的社会风貌和自然景色。其诗风格清新而富有哲理,常以山水为题材,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夜郎三坡》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时期,诗人通过游历蜀地的经历,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历史的思考。诗中提到的蜀道与三坡路,象征着艰难的旅程和历史的积淀,反映了作者对过往的沉思和对未来的期盼。
《夜郎三坡》是一首描绘蜀地自然与历史的诗作,作者通过对蜀道和三坡路的描绘,表达了对艰辛旅程的感慨以及对历史的深思。首句“昔人游剑外,蜀道在青天”开篇即将读者带入壮丽的自然景观,蜀道的艰险与美丽形成鲜明对比,令人遐想。接下来的“回首三坡路,开荒几百年”则通过历史的回顾,展示了人们开荒的艰辛与执着,体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地偏曾置驿,山尽即乘船”将自然与人文相结合,驿站的设立不仅是交通的便利,也象征着人们对这片土地的开发与利用。最后的“秦栈知何似,愁生落照边”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沉重与时光的流逝,落日的愁绪暗示着对过往的思考与对未来的不安。
全诗情感丰富,意象深远,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历史的思索,表现出诗人对人类不懈努力与自然环境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蜀地的自然景观与历史,表达了诗人对人类奋斗精神的赞美,以及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展现出一种深沉的文化自觉与人文关怀。
“昔人游剑外”中的“剑外”指的是哪里?
A. 山外
B. 剑门关外
C. 河流
诗中提到的“三坡路”象征着什么?
A. 富饶
B. 艰难的旅程
C. 平坦的道路
“愁生落照边”中的“落照”指的是什么?
A. 太阳升起
B. 夕阳西下
C. 明月高悬
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相比,《夜郎三坡》更侧重于自然与历史的结合,而杜甫则更关注于社会的艰辛与民生的苦楚。两者都表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但角度与表现手法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