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44: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4:39
作者: 李白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鲁连卖谈笑,岂是顾千金。
陶朱虽相越,本有五湖心。
余亦南阳子,时为梁甫吟。
苍山容偃蹇,白日惜颓侵。
愿一佐明主,功成还旧林。
西来何所为,孤剑托知音。
鸟爱碧山远,鱼游沧海深。
呼鹰过上蔡,卖畚向嵩岑。
他日闲相访,丘中有素琴。
鲁连以谈笑取悦他人,岂是为了金钱的厚重。陶朱虽与越国王为友,但心中却向往五湖四海的自由。我也是来自南阳的隐士,曾在梁甫吟唱。苍山高耸,白日渐沉,似乎都在怜惜这日光的流逝。我愿意辅佐明君,功成之后再回到我的故乡。西来又是为了什么,孤独的剑只寄托于知音之人。鸟儿喜欢远离碧山,鱼则在深邃的沧海中畅游。呼唤鹰隼飞越上蔡,卖着锄头向嵩山进发。将来有空再来拜访你,山丘间有我留存的素琴。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豪放、奔放的风格著称,其诗歌多描绘自然、抒发个人情感,受到后世广泛推崇。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李白与王司马嵩分别之际,表现了李白心中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及对友情的珍视。诗中流露出他对自由和隐逸生活的追求,反映了当时士人对政治理想的追求与失落。
《留别王司马嵩》是李白在与友人告别时所作,表现了他对理想和自由的渴望。开篇通过鲁连和陶朱的比喻,表达了诗人追求精神世界的价值,强调了谈笑与金钱之间的无关性,显示出他对物质的淡泊。接着,诗人自称“南阳子”,引出自己的身份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苍山容偃蹇,白日惜颓侵”,用苍山和白日的意象来描绘日暮西沉的时光,增添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李白在诗中表达了愿意辅佐明主的理想,显示出他对国家前途的关心。然而,他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选择了孤独的道路,借“孤剑托知音”来表达内心的孤寂与对知音的渴望。这种情感在整首诗中贯穿始终,最后以“丘中有素琴”作结,既是对友情的期待,也是对未来隐居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词测试:
李白的字是什么?
A) 太白
B) 逸云
C) 青莲
D) 白云
“愿一佐明主,功成还旧林”中“明主”指的是?
A) 普通君主
B) 有德的君主
C) 朋友
D) 隐士
诗中提到的“鲁连”主要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游说与机智
C) 隐逸生活
D) 友谊
答案: 1. A 2. B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留别王司马嵩》与王维的《送别》,两者均表现了对离别的感伤,但李白更强调个人的理想与追求,而王维则更多描绘自然景色与离愁别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