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咏青溪石壁》

时间: 2025-04-29 18:56:01

诗句

青溪宜晓日,曲处千丈晦。

天开苍石屏,影落西村外。

虚无元气立,明灭河汉对。

人行峥嵘下,鸟急浩荡内。

向来千万峰,琐细等蓬块。

老夫倚杖久,三叹造物大。

惜哉太史公,意短遗此快。

更欲访野人,穷探视其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8:56:01

原文展示

咏青溪石壁
作者: 陈与义 〔宋代〕

青溪宜晓日,曲处千丈晦。
天开苍石屏,影落西村外。
虚无元气立,明灭河汉对。
人行峥嵘下,鸟急浩荡内。
向来千万峰,琐细等蓬块。
老夫倚杖久,三叹造物大。
惜哉太史公,意短遗此快。
更欲访野人,穷探视其背。

白话文翻译

青溪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宜人,蜿蜒曲折的地方却显得阴暗幽深。
天空仿佛打开了,苍翠的石壁像屏风一样,影子洒落在西边村庄之外。
空灵的元气在这里凝立,星汉的明灭与之相对。
行走在峥嵘的山石下,鸟儿在浩荡的气流中急速飞过。
从前的千万高峰,细小的石块就像是蓬草一样。
我这位老者靠杖而立,感慨造物之伟大,叹息不已。
可惜太史公的志向短暂,未能享受此等快意。
我还想去拜访那些隐士,深入探寻他们的境界。

注释

字词注释

  • 青溪:指清澈的溪水。
  • :适合,合适。
  • 晓日:晨光,清晨的阳光。
  • 千丈晦:千丈深处的阴暗。
  • 苍石:青翠的石头。
  • 虚无元气:指空灵的气息。
  • 峥嵘:形容山峰高耸、险峻。
  • 琐细:细小的意思。
  • 老夫:指诗人自己。

典故解析

  • 太史公:指司马迁,他的《史记》描绘了许多历史人物和事件,诗人提及他是为了表达对历史与人生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与义,字季常,号石门,宋代诗人,出身于士族家庭,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诗人游历青溪时,受到自然景色的启发,表达对大自然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的哲思。

诗歌鉴赏

《咏青溪石壁》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通篇渗透着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感慨。开头两句“青溪宜晓日,曲处千丈晦”,展现了晨光下青溪的清澈与曲折阴暗,暗示了自然的多样性与深邃。接着“天开苍石屏,影落西村外”,诗人以“天开”描绘了苍翠石壁的壮丽,影子则象征着人类生活的渺小。

在后面的描写中,诗人通过“虚无元气立,明灭河汉对”表现出天体与自然的和谐,产生一种宇宙对比的哲学思考。诗中对人的描绘“人行峥嵘下,鸟急浩荡内”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出一种动静结合的意境。

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开始反思人生,感叹“老夫倚杖久,三叹造物大”,表达了对生命的珍惜与对造物主的敬畏。同时,提及“太史公”则引申出对历史的思考,显示出诗人对人类命运和个人价值的深刻理解。最后希望“访野人”,更是体现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诗歌整体构造严谨而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遐想的空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青溪宜晓日:描绘青溪在晨光下的美丽景象。
  2. 曲处千丈晦:在曲折的地方,深邃的阴暗让人感到神秘。
  3. 天开苍石屏:天空仿佛打开,苍翠的石壁似屏风般立在眼前。
  4. 影落西村外:石壁的影子洒落在村庄外,形成一种宁静的氛围。
  5. 虚无元气立:空灵的气息在此凝聚。
  6. 明灭河汉对:星汉的明灭与自然景象形成对比。
  7. 人行峥嵘下:行走在高峻的岩石下,展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8. 鸟急浩荡内:鸟儿在浩荡的风中飞过,表现自然的生机。
  9. 向来千万峰:提及无数高峰的存在。
  10. 琐细等蓬块:细小的石块如同蓬草,表达人生的渺小。
  11. 老夫倚杖久:老者依靠着杖子,凝视自然。
  12. 三叹造物大:感慨造物的伟大,表现出对自然的敬畏。
  13. 惜哉太史公:叹息历史人物的短暂,也延伸出对历史的思考。
  14. 更欲访野人:希望拜访隐士,探寻更深的道理。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苍石屏”比喻自然的屏风。
  • 对仗:如“明灭河汉对”,形成对比的修辞。
  • 拟人:如“鸟急浩荡内”,赋予鸟以动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历史与生命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溪:象征清澈与生命的源泉。
  • 苍石:象征自然的伟大与永恒。
  • :代表人类存在的短暂。
  • :象征自由与生命的力量。
  • 老夫:象征智慧与对生命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青溪宜晓日”的意思是:
    A. 青溪在晚上很美
    B. 青溪在清晨非常宜人
    C. 青溪在阴天显得阴暗

  2. “老夫倚杖久”中“老夫”指的是:
    A. 诗人的朋友
    B. 诗人自己
    C. 诗中的野人

  3. 诗中提到的“太史公”是指:
    A. 一位隐士
    B. 司马迁
    C. 一位诗人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by 韩愈
  • 《山中杂诗》 by 王维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陈与义的《咏青溪石壁》更注重对自然壮丽的描绘与哲理的思考,而王维则更侧重于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的表达。两者虽同为山水诗,但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语言艺术》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鹊桥仙 渔家傲(十月二日老妻生辰) 双雁儿(除夕) 齐天乐(端午) 醉花阴 柳梢青·茅舍疏篱 兰亭诗二首 其二 兰亭诗二首 其一 答许询诗 其二 答许询诗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唯我独尊 耳刀旁的字 包含缓的词语有哪些 诞应 贪贿无艺 齊字旁的字 职势 長字旁的字 乛字旁的字 老鼠搬姜 危悬 痛贯心膂 墨妙 设服 挨肩叠背 門字旁的字 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