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酬薛晓帆》

时间: 2025-05-07 08:14:04

诗句

风骚难可熄,推激惟建安。

参军信能事,声裂才亦殚。

寂寞杜陵老,苦为忧患千。

上承柔澹思,下启碧海澜。

茫茫望前哲,自立良独难。

君今抱古调,倾情为我弹。

虚名播九野,内美常不完。

相期蓄令德,各护凌风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14:04

原文展示:

酬薛晓帆
作者:曾国藩

风骚难可熄,推激惟建安。
参军信能事,声裂才亦殚。
寂寞杜陵老,苦为忧患千。
上承柔澹思,下启碧海澜。
茫茫望前哲,自立良独难。
君今抱古调,倾情为我弹。
虚名播九野,内美常不完。
相期蓄令德,各护凌风翰。

白话文翻译:

风骚的风采难以熄灭,唯有像建安时期的诗人那样激发。
参军之事,确实可以依靠,声名如雷,才华也将尽显。
在杜陵的寂寞中年老,因忧虑与苦恼而感到千般辛苦。
向上承接柔和淡雅的思绪,向下开启碧海的波澜。
茫茫前望哲人,自立自强实在艰难。
你如今怀抱古老的旋律,倾情为我演奏。
虚名虽流传四方,内心的美德却总是难以完全。
期待彼此积蓄美德,维持高洁的风范。

注释:

  • 风骚:指才华横溢的文人,特指东汉建安时期的文人。
  • 建安:指东汉末年建安时期,以文人群体出名,代表人物有曹操、曹丕等。
  • 参军:指军中的一种职务,通常与军事和政治有较大关系。
  • 杜陵:指杜甫的故乡,象征着隐居生活的孤独与寒冷。
  • 碧海澜:象征广阔的前景与希望。
  • 凌风翰:指高洁的文人风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号涤生,湖南岳州人,清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在平定太平天国、捻军起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后被尊称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曾国藩的诗歌常反映其个人的理想与价值观,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曾国藩对友人薛晓帆的回应,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风范的尊重和对当代文人的期望,反映出他对自身处境的思考和对友谊的重视。

诗歌鉴赏:

《酬薛晓帆》是曾国藩对友人的抒情之作,诗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个人情感。开篇以“风骚难可熄”引入,表明对文人风采的推崇,同时也暗示了自身在仕途与文学上的艰难。接下来的“参军信能事”则是对自身经历的回顾,展现出他在困境中仍能坚持理想与追求的决心。

诗中“寂寞杜陵老”一句,传达出一种孤独感与生活的艰辛,正如杜甫的晚年;而“上承柔澹思,下启碧海澜”则展现出一种从内心平静到外在波澜壮阔的转变,象征着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

结尾部分“相期蓄令德,各护凌风翰”,不仅是对友人的期待,也是对自我修养的提醒,强调内在美德的重要性。整首诗在对古典文化的向往与对现实生活的反思中,传达出一种深邃的哲理与人文情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风骚难可熄:文人的才华与风采难以被抹去。
    • 推激惟建安:只有建安时期的文人才能激励他人。
    • 参军信能事:军事生涯中的经历令人信服和依赖。
    • 声裂才亦殚:才华与声誉达到极致,令人钦佩。
    • 寂寞杜陵老:感受到孤独与岁月的无情。
    • 苦为忧患千:为生活的忧虑感到疲惫不堪。
    • 上承柔澹思:心中承载着温和而平静的思绪。
    • 下启碧海澜:向下又展现出广阔的海洋与希望。
    • 茫茫望前哲:对未来哲人的期望和探索。
    • 自立良独难:自我修养与独立自强的艰难。
    • 君今抱古调:对友人古调的期待与欣赏。
    • 倾情为我弹:希望友人能倾情演奏。
    • 虚名播九野:名声虽然传播,但内心的美德常常未能完全展现。
    • 相期蓄令德:希望彼此都能积累美德。
    • 各护凌风翰:共同维护高洁的风范。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文人的才华比作永不熄灭的火焰。
    • 对仗:如“声裂才亦殚”,“虚名播九野”等句式对称。
    • 象征:杜陵象征孤独,碧海象征希望。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文人精神的追求与对理想的坚持,展现了在艰难处境中对友谊和美德的重视,鼓励自我修养与高尚品德的追求。

意象分析:

  • 风骚:象征出众的才华与风采,代表了文人的理想。
  • 杜陵:杜甫的故乡,象征着孤独与诗人的艰辛。
  • 碧海:象征广阔的前景与希望,寓意着理想的实现。
  • 凌风翰:象征高洁的文人风范,代表了作者对友人的期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风骚难可熄”中“风骚”指的是: A. 风的骚动 B. 文人的才华 C. 一种情绪 D. 诗的韵律

  2. 诗中提到的“杜陵”指的是: A. 杜甫的故乡 B. 一座山 C. 一条河流 D. 一个城市

  3.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绝望 B. 希望 C. 喜悦 D. 怨恨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曾国藩《酬薛晓帆》杜甫《春望》的对比:
    • 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但曾国藩更强调对理想的追求与友谊的重视,而杜甫则更多反映了对国事的忧虑与个人遭遇的感伤。

参考资料:

  • 《曾国藩全集》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鹧鸪天·博山寺作 八声甘州·故将军饮罢夜归来 瑞鹤仙·赋梅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一剪梅·游蒋山呈叶丞相 满江红·点火樱桃 木兰花慢·中秋饮酒 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汉宫春·立春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岁开头的成语 镸字旁的字 見字旁的字 肉字旁的字 棘地荆天 言美则响美 包含繁的词语有哪些 操开头的成语 全智全能 包含彻的词语有哪些 待承 青蝉 绞丝旁的字 风字旁的字 手中败将 托胆 香港海员大罢工 虱处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