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55: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5:13
黑云压城真欲摧,银河倒泻天如筛。
我巢仓皇变泽国,嗟尔三子嘻可咍。
孔鸾欲争雁鹜食,贪饕岂得逃天灾。
矮檐埤危小于盎,拳曲裁足容颈腮。
上雨旁风忽冲突,蛰虫有户安能坏。
脱屦漂流不可觅,笔床茶臼何有哉。
冯君枯坐但闭目,急溜洒面不曾开。
周侯仰天得画本,倚墙绝叫添喧豗。
郭生耐寒苦索句,饥肠内转鸣春雷。
却笑群儿薄心胆,瑟缩啾唧良足哀。
丈夫守身要倔强,虽有艰阸无愁猜。
我今高卧舒两膝,深檐大栋何恢恢。
白日鼾声答雷雨,残滴初歇清梦回。
甘眠美食岂非庆,又闻逸乐生祸胎。
数君健强齿尚未,正可磨练筋与脢。
明朝日晴各转斗,老罴战罢还归来。
为君广沽软脚酒,泥污不洗且衔杯。
黑云压城,仿佛要将城市摧毁,银河倾泻,天空如同筛子一般。我家在这场大雨中仓皇,真是沦为泽国。唉,你们三位真是可笑。孔鸾想与雁、鸭争食,贪吃的人怎么能逃避天灾呢?矮檐下的水比碗还要危险,拳头紧握的姿势让人连脖子和脸都无法容纳。天上雨水与旁边的风忽然交织,蛰居的虫子有了栖息之处,难道会被破坏?脱掉鞋子漂流无处可寻,书桌和茶具又何在呢?冯君坐着闭目,脸上被水冲刷却没有睁眼。周侯仰天寻找画本,倚墙大叫增添喧闹。郭生忍受寒冷,苦苦寻找诗句,肚子饿得像春雷在翻滚。却笑那些小孩心思薄弱,缩着身子啾唧,真是可怜。一个男人要坚守自己的身心,纵然有艰难险阻也不应猜疑。我现在在床上舒展双膝,深檐大栋何其宽广。白天鼾声回应着雷雨,残滴刚停清梦便回到。享受美食难道不是庆祝,又闻逸乐生出祸胎。你们中有力气强壮的,正好可以磨练筋骨。明天阳光明媚,各自转身去做自己的事,老熊战斗结束后还会回来。为你们准备美酒,泥污不洗且衔杯。
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晚号涤生,湖南湘乡人,清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化名人。他是洋务运动的重要参与者,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军事、教育、经济等领域有着显著贡献。
这首诗创作于特定的自然灾害背景下,作者借此表达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思考,体现出他在艰难困苦中保持的乐观态度。
这首诗在内容上充满了对自然灾害的描绘与反思,显示了作者在极端环境下的心理状态和哲学思考。开头部分通过“黑云压城”和“银河倒泻”展现了暴风雨来临时的紧迫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作者通过“我巢仓皇变泽国”的自述,表达了面对困境的无奈和焦虑。
在诗中,曾国藩巧妙地使用了对比手法,描绘了朋友们在风雨中的不同态度。冯君闭目而坐,象征着一种超然的态度;而周侯则仰天呼喊,表现出一种无奈的愤懑。这种对比突出了人在自然灾害面前的脆弱与无力,反映了曾国藩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
最后,诗的结尾传达了作者面对困境时的豁达和乐观。“明朝日晴各转斗”暗示了希望的到来,尽管现在面临困境,但明天依然会有新的开始。全诗在描绘自然灾害的同时,蕴含了深厚的人生哲理,表现了对生活的坚定信念。
整首诗表现了作者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沉着与豁达,强调了人在困境中应保持坚韧与乐观的态度,体现出一种大气与豪情。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冯君”在诗中表现出怎样的态度?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可以将这首诗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探讨两位作者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不同态度与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