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05: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05:14
《八月七日被命上会稽沿途所历拙於省记为韵语》 ——魏了翁
会稽太守约重论,
解后新安共一尊。
踏月归来已丁夜,
又乘失舫出西门。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会稽(今浙江绍兴)与太守谈论的情景。谈论结束后,作者在新安与友人共饮,月光下归来时已是深夜。随后,因失去船只,便在西门乘坐另一艘船离开。
魏了翁(约1140-1213),字子升,号天一,南宋时期的诗人、学者。他的诗风多样,既有古典的情趣,又融入当时的社会现实,作品常常带有哲理性。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作者因公事被命赴会稽,途中记录所见所闻,表达了与友人欢聚的愉悦以及因失舫而产生的无奈。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清晰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在会稽的所见所闻。开篇提到的“太守约重论”,反映了作者与地方官员的密切关系,表现了当时文人与官员的交往。接下来“解后新安共一尊”,则传达了与友人共饮的欢乐,表现了人际关系中的温暖和深情。
“踏月归来已丁夜”,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和月光的美丽,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又乘失舫出西门”,则引出了一种意外的转折,表现了人生的无常和不可预知。整首诗在描写过程中融入了个人情感,既有对友谊的珍视,也有对命运的感慨,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全诗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对人生无常的哲思,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情怀与思考。
诗中“会稽太守”指的是哪个地方的官员?
“丁夜”指的是哪个时间?
诗中提到的“失舫”意味着什么?
答案:
《静夜思》与《八月七日被命上会稽沿途所历拙於省记为韵语》均有夜晚景象的描写,前者表达思乡之情,后者则展现了人际关系与命运的无常,反映出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