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03: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03:30
天空地迥托吾庐,何处山川不裕如。
太极光阴宁有閒,环中事业本无书。
道亨谁谓大人否,夷陋不妨君子居。
昨梦九芙蓉里去,起闻跫足到空虚。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与世无争、心灵宁静的理想生活状态。诗人感慨天地广阔,自己的小屋在高处,四周的山水景色何处不美好。太极的光阴是否真的有闲暇呢?在这个圈子中的事业根本不需要书本。有人说通达之道的巨大成就不值得一提,简陋的地方同样可以容纳君子。昨夜我梦见自己走进了九芙蓉的世界,醒来时听见了空虚之地的脚步声。
魏了翁(约1220-1296),字子钦,号了翁,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书法家和评论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借用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怀,并善于用典,融会贯通。
该诗作于魏了翁在九华山书院时,表达了他对山水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人生态度的思考。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士人的理想与现实常常相悖,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宁静、简朴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恬淡与宁静。开篇便以“天空地迥”引入,表达了诗人对天地广袤的感慨,展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诗中提出了“太极光阴”的哲学思考,强调在无尽的时间和空间中,事业的意义并不在于书本的知识,而在于心灵的感悟和对道理的理解。
“道亨谁谓大人否”一句,质疑了社会对成功的狭义定义,强调无论身处何地,君子都能保持自己的品德和追求。最后,梦境的描写则将诗人的理想生活与现实的空虚对比,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和对世俗纷扰的淡漠。
整首诗充满哲理性,诗人以简单的语言传达出深刻的思考,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体现了对人生的反思,展现了魏了翁的思想境界和艺术才华。
这首诗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如“天空地迥”与“山川不裕如”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节奏感。同时,诗中在意象的运用上也极具特色,通过“九芙蓉”引发出一种梦幻与现实的对比。
整首诗通过自然的描写与内心的反思,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淡然。诗人希望在自然中寻求精神的寄托和内心的平和。
诗中提到的“太极”主要象征什么?
a) 自然之美
b) 哲理与人生
c) 书本知识
d) 社会地位
“昨梦九芙蓉里去”中的“九芙蓉”象征什么?
a) 现实的追求
b) 理想的生活
c) 社会的繁华
d) 个人的成就
诗人的态度是怎样的?
a) 追求功名
b) 渴望简单宁静的生活
c) 感慨世事无常
d) 迷失于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