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李参政 其六》

时间: 2025-04-29 11:06:04

诗句

仲尼趋聘召,季路奚不怿。

分量固尔殊,何伤于遍历。

自揣或未能,莫如只坚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1:06:04

原文展示:

次韵李参政 其六

仲尼趋聘召,季路奚不怿。
分量固尔殊,何伤于遍历。
自揣或未能,莫如只坚白。

白话文翻译:

仲尼(孔子)被邀请去做官,季路(孔子的弟子)为何不高兴呢?
分量自然是有差别的,何必在乎经历的广泛呢?
我自认为或许做得不够,不如只保持一颗纯洁的心。

注释:

  • 仲尼:指孔子,春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
  • 季路:孔子的弟子,名季氏,常被称为季路。
  • 趋聘召:意指被召唤去任职或受聘。
  • :高兴、满意。
  • 分量:指人的才能或地位。
  • 遍历:广泛的经历。
  • 自揣:自我评估、自我反思。
  • 坚白:指保持心灵的纯洁和正直。

典故解析:

  1. 孔子与季路: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季路是他的得意门生之一。诗中提到孔子被召去任职,季路的情绪反映了对老师前途的关心。
  2. 分量的差异:强调每个人的才能和经历不同,传达出对个人价值的理解和认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魏了翁,字景山,号少白,宋代人,生于1125年,卒于1190年。他以诗文俱佳著称,尤以山水诗和词作见长,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为应李参政的韵而作,反映了作者对名利和个人价值的思考,体现了对师道和人际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孔子与其弟子季路的情感交流为切入点,通过对比师徒之间的地位和感受,反映了古人对名利与内心平静的思考。诗中提到“分量固尔殊”,指出人们的才能和成就自然有所不同,强调了自我认知的重要性。接着,作者以“莫如只坚白”告诫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应保持内心的纯洁和正直。整首诗简练而深刻,既反映了古代士人的理想,又表现了魏了翁对自我价值的追求与坚持。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仲尼趋聘召:讲述孔子被召去做官,有种光辉的成就感。
    • 季路奚不怿:表达弟子季路对这一事件的疑惑和不满,反映出弟子对老师的情感。
    • 分量固尔殊:强调不同人的能力和地位不同,是一种对现实的无奈接受。
    • 何伤于遍历:质疑广泛经历是否真的重要,反映出对生活的思考。
    • 自揣或未能:自我反思,承认自身的不足。
    • 莫如只坚白:提倡保持纯洁的心灵,强调内心的坚守。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趋聘召”与“奚不怿”,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用“坚白”比喻内心的纯洁,意象鲜明。
  • 主题思想: 反映出古人对个人价值的思考,强调内心的坚定与纯洁比外在的荣耀和经历更为重要。

意象分析:

  • 仲尼:象征智慧与道德。
  • 季路:代表对师道的继承与情感。
  • 坚白:象征纯洁的内心和正直的品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仲尼”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孟子
    • B. 孔子
    • C. 荀子
  2. “分量固尔殊”意指什么?

    • A. 每个人的能力不同
    • B. 所有人都一样
    • C. 只有一人能成功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李白的《将进酒》相对比,李白强调的是享乐与豪情,而魏了翁则更倾向于内心的坚定与自我认知,体现了不同的生活哲学和价值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诗选》

通过这一系列的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次韵李参政 其六》的深意与美感。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西江月 以上二首见丹经极论,未注作者 西江月 继张孝纯韵 西江月 西江月 重过续梦庵 西江月·梁上喃喃燕语 西江月 西江月 其二 西江月·一自东君去後 西江月·啸庐小照 西江月 其二 赠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角字旁的字 避人耳目 琼浆金液 禊池 巾字旁的字 包含碴的词语有哪些 藏垢纳污 包含薄的词语有哪些 桌撒 承储 陪审 沈茂 绞丝旁的字 馬字旁的字 一座皆惊 陵弱暴寡 广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