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杨经母范氏挽诗》

时间: 2025-04-22 21:03:19

诗句

大父生逢世,严君死守城。

尊章全急义,娣姒得贤名。

夫子行无玷,男儿学有成。

典刑今已矣,风雨送红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21:03:19

原文展示

杨经母范氏挽诗
作者: 魏了翁

大父生逢世,严君死守城。
尊章全急义,娣姒得贤名。
夫子行无玷,男儿学有成。
典刑今已矣,风雨送红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杨经母的哀悼和对其家族的敬仰。诗的前两句赞扬了杨经的父亲和严君(杨经的丈夫)在动乱时期的坚守与忠诚。接着提到杨经的品德和她作为妻子的贤良,最后两句则反映了对过往时代的怀念和对逝者的送别。

注释

  • 大父:指杨经的父亲,强调其高尚的做人原则。
  • 严君:指杨经的丈夫,表现出他在危难中坚守的忠诚。
  • 尊章:意指尊重道义和章法,形容家庭的道德风范。
  • 娣姒:指姐妹,强调家庭中女性的贤良淑德。
  • 夫子:指对男性的尊称,意指杨经的丈夫。
  • 典刑:指法律或条款,表示旧时的法制已不复存在。
  • 红旌:指丧葬时的红色旗帜,象征着对逝者的哀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魏了翁,字元明,号寄庵,宋代人,著名文学家、诗人。他以诗词见长,尤其擅长写挽诗,情感真挚,风格独特,常以家庭伦理和忠贞不渝的情感作为主题。

创作背景:这首挽诗是为哀悼杨经母而作,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的背景和对忠贞、贤良的高度赞美,表现了魏了翁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家族美德的推崇。

诗歌鉴赏

本诗从开头到结尾,层层递进,展示了杨经母的家族背景和她本人的品德。前两句通过描绘父亲和夫君在动乱中的坚守,突显了家族的忠诚与荣耀。接下来的句子转向对女性的赞美,强调了杨经作为妻子和母亲的贤良品德,展现了她在家庭中不可或缺的地位。最后两句则透过对往昔典刑的追忆,表达了对已逝时代的感慨与对逝者的深情缅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传达,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那种对家族传统的崇敬和对逝者的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大父生逢世:指杨经的父亲出生于动乱的时代,强调历史的艰辛。
  2. 严君死守城:描写严君在危难时刻坚守城池,表现其忠诚。
  3. 尊章全急义:强调家族对道德和义理的重视。
  4. 娣姒得贤名:赞美杨经的姐妹们也都贤良淑德。
  5. 夫子行无玷:指丈夫品行高洁,毫无污点。
  6. 男儿学有成:表达对男性的期望和赞美。
  7. 典刑今已矣:感慨旧时法律已不复存在。
  8. 风雨送红旌:描绘丧葬时的场景,表达对逝者的悲痛。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红旌”象征哀悼,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家族忠诚与贤良的赞美,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以及对传统美德的追求和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严君:象征忠贞和勇气。
  • 红旌:象征哀悼与纪念。
  • 贤名:代表着家庭的光荣与传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严君”是谁?

    • A. 杨经的父亲
    • B. 杨经的丈夫
    • C. 杨经的兄弟
    • D. 杨经的朋友
  2. 诗中“风雨送红旌”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哀痛
    • C. 愤怒
    • D. 怀念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津》:同样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 杜甫的《春望》:描写动乱中的感慨,情感深厚。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两者都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但魏了翁更强调家族的美德和对个人的怀念,而杜甫则更关注社会动荡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参考资料

  • 《宋代文学发展史》
  • 《古典诗词鉴赏》
  • 《魏了翁诗文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村夜二篇 其一 和袭美重玄寺双矮桧 醉中戏赠袭美 奉和袭美馆娃宫怀古次韵 渔具诗。笭箵 渔具诗。qF(吴人今谓之丛) 连昌宫词二首。阶 和袭美腊后送内大德从勖游天台 和袭美重题后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愁结尾的成语 三杯两盏 包含蜀的词语有哪些 铺夫 风调雨顺 飠字旁的字 暗默 白字旁的字 寥寥可数 辛字旁的字 包含奉的词语有哪些 冷枪 盖火 瓮牖桑枢 虎字头的字 包含抱的词语有哪些 目所未睹 二字旁的字 风飞云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