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21: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21:11
谒金门
作者: 陈克 〔宋代〕
深院静。尘暗曲房凄冷。黄叶满阶风不定。无端吹酒醒。露湿小园幽径。悄悄啼姑相应。半被余熏残烛影。夜长人独冷。
在宁静的深院中,尘埃弥漫,昏暗的房间显得格外凄凉。秋风吹动,黄叶满地,令人感到无常与萧瑟。无缘无故地,酒醒之后的我,感到一阵清露湿润了小园的幽静小径。悄悄的,似乎有姑姑的啼鸣在回应着。烛影摇曳,余晖半掩,我独自在漫长的夜里感到寒冷。
诗中“啼姑”可能与古代的“姑”字有联系,表示某种孤独的情感,或是对亲人的怀念。在古代文学中,常用夜晚和孤独的意象来表达思乡或思亲之情。
作者介绍:陈克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他的诗风往往表现出对现实的敏感与对人生的思考,常常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内心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秋夜,诗人可能因为某种原因独自在深院中,感受到周围环境的萧瑟与孤独,思绪随之而来,表达对生活的感慨。
《谒金门》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又略显凄凉的秋夜场景。诗人以“深院静”开篇,立刻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接下来的描写中,“尘暗曲房凄冷”让人感受到一种沉闷的压迫感,仿佛整个院落都笼罩在阴沉的气氛中。
随着黄叶的飞舞与不定的秋风,诗人更是营造了一种无常的感觉。在“无端吹酒醒”中,酒意未尽,醒来却是孤独的现实,令人感到一丝惆怅。接下来的“露湿小园幽径”则暗示了秋夜的凉意与清新,使人感受到一丝生机与宁静。
“悄悄啼姑相应”的描写增添了诗的意境,似乎在暗示着内心的孤独与对亲情的渴望。最后一句“夜长人独冷”则是全诗的高潮,直白又不失情感,表达了人在夜晚的孤独与无助,令人感同身受。整首诗通过对景色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孤独、无常与对亲情的渴望,营造出一种凄凉的秋夜氛围,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深院静”主要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喧闹 B. 孤独 C. 欢乐
“无端吹酒醒”中的“无端”指的是什么?
A. 有理由 B. 没有理由 C. 可有可无
诗人描绘的环境主要是哪个季节?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陈克的《谒金门》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者都表现孤独与思乡之情,但陈克更侧重于秋夜的萧瑟和内心的感受,而杜甫则通过对兄弟的思念表达对家庭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