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9:43: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9:43:05
坚木兮不可为圈,练铁兮不可为钩。
圈不成兮箕之得,钩不成兮何鱼之求。
委吴以莞上生下龠兮复越,
事狄以皮币兮兴周。
故曰拯乱兮不如图治,
锐进兮不如观势。
以弱为强兮以予为取,
边廷无犬吠兮息旗与鼓。
坚硬的木头不能做成圈,坚固的铁也无法制成钩。
圈做不成,反而成了箕(用来盛东西的器具),钩做不成,又如何能捕鱼呢?
把吴国的利益委托给莞(指一种植物),再回到越国;
用皮币来对待狄国,兴起周朝。
所以说,拯救混乱不如谋划治理,
锐意进取不如审时度势。
以弱者为强,以给予为取得,
边境上没有犬吠,停止了旗帜与鼓声。
葛立方(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其豪放的个性和深刻的政治见解而著称。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对治国理政的思考。
《九效·强弱》写于宋代,那个时代政治动荡,社会变革频繁。诗人通过对比强弱、成败,表达了对时局的思考,以及治理国家的智慧。
《九效·强弱》以深刻的政治哲学为基础,探讨了治国理政的智慧。诗人在开篇就以坚木和练铁为喻,强调了强硬之物在某些情况下反而无法成事,暗示在治理国家时,强硬的手段并非总是有效。接着用“圈不成兮箕之得,钩不成兮何鱼之求”来反映事物的因果关系,指出在失败中也能找到新的出路,但如果目标不明确,便无从获取。
接下来的句子,诗人提到历史上的吴、越、狄、周,通过历史典故来引证治理的道理,说明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审时度势,善于利用与掌握时局。在最后两句,“以弱为强兮以予为取”,强调了反转思维的重要性,柔弱的方式有时能达到强硬手段无法实现的效果。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语言简练,充满了哲理,既有对历史的反思,又对未来的治理提出了深刻的见解。通过对比与反转,葛立方在极简的文字中传达了深邃的思想,展示了他的政治智慧和文学才华。
整首诗探讨了治理国家的哲学,强调了在强弱之道中应采取灵活的策略。诗人通过历史和现实的结合,提醒统治者在处理事务时,要审时度势,不能一味追求强硬。
下列哪一句表达了治理混乱不如图谋治理的思想?
A) 坚木兮不可为圈
B) 故曰拯乱兮不如图治
C) 边廷无犬吠兮息旗与鼓
诗中提到的“锐进”意味着什么?
A) 强硬的进攻
B) 谨慎的策略
C) 一味追求目标
“以弱为强”主要强调什么?
A) 强硬是最好的选择
B) 柔弱也可以成为力量
C) 只有强者才能胜利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