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1:00:47
原文展示:
枕溪曲室巧涵虚,
黄卷旁罗恣卷舒。
单族未应惭四姓,
寸阴端合竞三余。
麟毛不具羞文虎,
狸骨空传尚墨猪。
坐穴藜床逢掖事,
那知新有鹤头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居住的环境,枕着溪流,房间巧妙地装饰着虚幻的意境,书卷在旁任意翻阅。单一的书族不该让四姓感到羞愧,时间的每一寸都在争分夺秒。麟毛虽然不具,不能以文才来羞辱猛虎,然而狸骨却空有传说,也不过是墨猪。坐在藜床上,偶遇了掖门之事,谁能知道现在又有书法的鹤头出现?
注释:
- 枕溪:靠近溪水。
- 曲室:曲折的房间,形容房间幽静。
- 黄卷:古代书籍,多指经典文献。
- 单族:指单一的书香世家。
- 四姓:古代士族,通常指四大名门。
- 寸阴:时间的每一分每一秒。
- 麟毛:比喻珍贵的东西,如龙、凤、麟等。
- 狸骨:指狸猫,象征平庸。
- 藜床:用藜草编织的床,暗示简朴。
- 鹤头书:指新的书法风格或书法作品的出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葛立方,字公方,号立方,宋代诗人,生于士族家庭,博学多才,精于诗文和书法。其作品常常反映出个人的修养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葛立方隐居之时,表达了他对书法和读书的热爱,以及对当时文人风气的思考。诗中通过对比和自省,展现了他对书籍的执着和对文人的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诗人生活的环境,也反映了他内心深处的文化追求与反思。从“枕溪曲室巧涵虚”开始,诗人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富有诗意的氛围。黄卷旁的书籍象征着丰富的知识与文化积累,而“单族未应惭四姓”则是在自谦中流露出对于士族的自信。接下来的“寸阴端合竞三余”则是对时光流逝的警醒,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
诗中对麟毛与文虎的比喻,传达出一种对文才的思考,强调了真正的才华不应受到外表的限制。最后“那知新有鹤头书”点出诗人对新书法风格的期待与珍视,展现了他对传承与创新的关注。
整首诗在不同层面上探讨了文化、时间与个人修养的关系,既有对传统的尊重,也有对未来的期待,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文化视野与独特的个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枕溪曲室巧涵虚:描绘诗人居住的环境,清幽而富有诗意。
- 黄卷旁罗恣卷舒:书籍随意摆放,表明诗人的学识和对知识的渴求。
- 单族未应惭四姓:诗人对自己学识的自信,表示不必惭愧于传统士族。
- 寸阴端合竞三余:强调时间的珍贵,鼓励珍惜每一刻。
- 麟毛不具羞文虎:珍贵与平庸的对比,说明文才应有自信。
- 狸骨空传尚墨猪:空有名声的平庸之作,强调真正的价值。
- 坐穴藜床逢掖事:身处简朴环境,反映出诗人的人生态度。
- 那知新有鹤头书:展望未来,期待新的书法风格的出现。
修辞手法:
- 比喻:麟毛与文虎,狸骨与墨猪,生动形象地对比了文才与平庸。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多次提及书籍、时间等概念,形成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书法的热爱,对时间的珍惜,以及对当时文人风气的思考,展现了他追求文化与精神升华的愿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溪水:象征自然与灵感。
- 书籍:知识的象征,文化的承载体。
- 麟毛与虎:代表文才的珍贵与强大。
- 藜床:象征简朴与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
- 诗中提到的“黄卷”主要指的是:
A. 新书
B. 古书
C. 小说
D. 杂志
-
填空题:
-
判断题:
- 诗中提到的“麟毛”和“狸骨”是对比文才的珍贵与平庸。
(对/错)
答案:
- B
- 珍惜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静夜思》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时光与人事的感慨,但侧重于国事和人情。
- 李白的《静夜思》:强调个人情感的思念与孤独,与本诗的文化追求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