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05: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5:56
丹成谁羡伯阳仙,
白犬腾空恐浪传。
未似尊师得丹诀,
火球吞吐葛山前。
这首诗表达了对丹道的追求与现实的反思。谁会羡慕像伯阳那样的仙人?白犬在空中飞腾,恐怕这只是虚假的传闻。与真正的师父获得炼丹之法相比,眼前的景象显得苍白无力,犹如在葛山前面吞吐的火球。
诗中提到的“伯阳”是魏伯阳,传说中的炼丹师,被视为道教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著作《周易参同契》是炼丹术的重要文献。诗中“白犬腾空”的意象,可能源于道教对神秘动物的崇拜,象征着不切实际的幻想。
作者介绍:葛立方,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但其作品多反映了道教的思想和炼丹文化。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反映了对道教炼丹的追求与现实中对这种追求的质疑,表达了对虚幻与真实的思考。
这首《四绝赠马浩然法师·魏伯阳》通过对伯阳仙人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道教炼丹文化的敬仰与反思。首句“丹成谁羡伯阳仙”直接提出了一个问题,似乎在询问:在追求长生不老的过程中,谁能真正理解这种追求的艰辛与代价?接下来的“白犬腾空恐浪传”,则通过一个虚幻的意象表明了对这种追求的质疑,暗示着许多关于长生的传说不过是空中楼阁。
诗的后两句“未似尊师得丹诀,火球吞吐葛山前”进一步揭示了作者的观点。与其追求那虚无缥缈的丹药,不如尊重真正的师父,获得真传的炼丹之法。葛山前的火球象征着炼丹的艰辛与危险,暗示着这条道路并不如表面上那般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勾勒出一种追求理想与面对现实的矛盾,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思考与人生哲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炼丹的追求与现实的反思,强调了尊重师长、追求真实知识的重要性。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伯阳”是谁?
A. 道教的炼丹师
B. 诗人的朋友
C. 一种神兽
诗中“白犬腾空”象征什么?
A. 真实的追求
B. 虚幻的传说
C. 大自然的力量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追求长生不老
B. 尊重师长与真实知识
C. 享受生活的美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