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6:08: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6:08:24
匣中取镜辞灶王,
罗衣掩尽明月光。
昔时长著照容色,
今夜潜将听消息。
门前地黑人来稀,
无人错道朝夕归。
更深弱体冷如铁,
绣带菱花怀里热。
铜片铜片如有灵,
愿照得见行人千里形。
从匣子里取出镜子,向灶王告别,
华丽的衣服遮住了明月的光辉。
往日镜子常常照耀我的容颜,
今夜却默默地想要传递消息。
门前冷冷清清,黑影来得稀少,
没有人误入通往朝夕的归途。
夜深人静,我的身体冷得像铁,
怀里的绣带和菱花却热得很。
铜镜若有灵性,
愿能照见远方行人的身影。
李廓,唐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闻名。他的诗歌多描绘生活场景及情感,具有较强的个性特征。
《镜听词》创作于唐代,当时社会繁荣,文人墨客纷纷追求艺术表现,诗歌成为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形式。此诗通过镜子引发的思考,表达了对远方人的思念和自身孤寂的感受。
《镜听词》是一首情感细腻的诗,诗人通过镜子的象征,构建了一个思乡、期待和孤独交织的情境。开篇通过取镜告别灶王,暗示着对家中的依恋和对生活的沉思。明月之光和华丽的衣服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即将离别的氛围。
接下来的几句诗描绘了夜晚的静谧和冷清,门前的黑影稀少,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尤其是“无人错道朝夕归”,更显出一种孤独的情绪。诗人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思念,冷如铁的身体与怀中热烈的绣带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最后两句,铜镜的灵性象征着诗人对未来与希望的渴望,愿镜子能够照见远方行人的身影,传达出一种对人际关系的期待与温暖。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展现了唐代诗人的艺术风格。
整首诗通过镜子的象征,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对远方人的思念以及对孤独的感受,展现出唐代诗人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灶王”是指什么?
a) 灶神
b) 月亮
c) 镜子
“门前地黑人来稀”中的“黑影”指的是什么?
a) 远方的行人
b) 夜晚的孤独
c) 灶王
诗人希望铜片能够照见什么?
a) 自己的容颜
b) 远方行人的身影
c) 明月的光辉
《镜听词》和李白的《月下独酌》都以夜晚的景象作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但前者更侧重于对远方人的思念,而后者则强调自我与酒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