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19: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19:00
送李侍御过夏州(一作送李廓侍郎) 作者:姚合 〔唐代〕
酬恩不顾名,走马觉身轻。
迢递河边路,苍茫塞上城。
沙寒无宿雁,虏近少闲兵。
饮罢挥鞭去,旁人意气生。
这首诗表达的是送别友人的情感。虽然为了报答恩情而不顾名利,但在飞驰的马背上却感到身体轻快。沿着河边的路途遥远,远望那苍茫的边塞城市。沙地寒冷,没有停留的雁群,敌人近在咫尺,军队却显得闲散。饮酒作别后挥鞭离去,旁人也都生出了豪情壮志。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姚合(约公元 780 年-约公元 842 年),唐代诗人,字子之,号少华,原籍襄阳,后迁居京城长安。姚合在诗歌上以描写边塞风光和送别友人著称,其作品常融入个人情感与壮阔的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姚合担任官职期间,李侍御(或称李廓)前往夏州任职,诗人以此作别,表达对友人的祝福与不舍。诗中描绘了送别的氛围以及边塞的壮丽景色,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
这首《送李侍御过夏州》通过描绘送别的场景,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期许。全诗结构紧凑,情感真挚,使用了多种意象和修辞手法,展现了边塞的苍茫与孤寂。开篇的“酬恩不顾名”便明确了诗人的心态,他选择了友情而非名利,显示出一种高尚的情操。接下来的“走马觉身轻”则体现了快意与轻松,表现出一种洒脱的离别情绪。
在描写环境时,诗人运用了“迢递河边路,苍茫塞上城”的描绘,带给读者一种辽阔、遥远的感觉,仿佛能够感受到那无尽的旅途与壮丽的边塞情景。而“沙寒无宿雁,虏近少闲兵”的句子,则通过冷清的沙地与敌军的闲散,反映出边塞的危机与孤独,暗示了人们在动荡环境中的无奈与担忧。
最后“饮罢挥鞭去,旁人意气生”则表现出在离别时的豪情,即使身处险境,友人间的情谊依旧让人充满勇气。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意象交织在一起,展现了送别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未来的不确定。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同时也反映了边塞的险恶环境,表现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离愁
C. 愤怒
D. 无所谓
诗的背景主要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A. 城市
B. 边塞
C. 山林
D. 海洋
诗中提到的“酬恩不顾名”是什么意思?
A. 重视名利
B. 谈论恩情
C. 不在乎名利
D. 忘记朋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