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到江西省看花次韵(四首)》

时间: 2025-08-06 20:36:42

诗句

青丝茵褥是柔莎,白苎衣裳胜绮罗。

千树桃花红一色,春光谁道不须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6 20:36:42

原文展示

青丝茵褥是柔莎,白苎衣裳胜绮罗。千树桃花红一色,春光谁道不须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柔软的草地如同青丝绸缎,白色的麻衣比华丽的绮罗更胜一筹;成千上万的桃花盛开,红色的花海一片绚烂,春天的美好景致又何必多言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青丝:指青色的丝绸,形容草地柔软如丝。
  • 茵褥:指草席,形容草地柔软的感觉。
  • 白苎:白色的麻布,形容衣裳的材质。
  • 绮罗:华丽的丝绸,常用于形容奢华的衣物。
  • 千树桃花:成千上万的桃花,描绘春天的景象。
  • 春光:春天的光景,象征生命与美好。

典故解析

  • 桃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春天和繁荣,常常被用来描绘美丽的景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基(约公元1480年-约公元1550年),字振之,号东冈,明代诗人,生于江西,长于诗文,尤其擅长咏物抒怀,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风貌。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天,正值桃花盛开的时节,诗人可能是在江西游览时,受到大自然的启发,创作此诗以表达对春天美景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绚丽与生机。开篇两句“青丝茵褥是柔莎,白苎衣裳胜绮罗”将草地和衣物进行比较,表现了自然之美与人造之美的和谐统一。这里不仅仅是对物质的描摹,更是对生命力的赞美。草地的柔软与麻衣的清新,传达出一种自然之美的纯粹而真实。

“千树桃花红一色”则是对春天的直接描绘,桃花的盛开象征着繁荣与希望,诗人通过对桃花的赞美,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悟。最后一句“春光谁道不须多”则是对自然美的总结,强调了春天本身的丰富与美好,似乎不需要多言。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然的情怀,诗人以简练的语言传达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令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与生命的蓬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青丝茵褥是柔莎:用青丝形容草地的柔软,突显出自然之美的细腻与舒适。
  2. 白苎衣裳胜绮罗:用白苎麻布衣裳来比拟华丽绮罗,意在强调自然的质朴与真实之美。
  3. 千树桃花红一色:描绘桃花盛开的壮观景象,象征着春天的繁荣和生命力。
  4. 春光谁道不须多:表达春天的美丽无需多言,强调自然景色的丰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草地比作青丝,衣裳比作白苎,形象生动。
  • 对仗:前两句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象征:桃花象征希望与繁荣,表达了生命的美好。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的赞美。诗人将自然与人造之美进行对比,强调自然之美的纯粹,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丝:象征柔软与细腻,表现出自然之美的质感。
  • 白苎:代表自然的纯粹与真实,反映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 桃花:象征春天与繁荣,寓意生命的蓬勃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一位? A. 唐代诗人
    B. 明代诗人
    C. 清代诗人

  2. 诗中提到的“千树桃花”象征着什么? A. 哀伤
    B. 希望与繁荣
    C. 秋天的凋零

  3. 诗中“青丝茵褥”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一种饮料
    B. 草地的柔软
    C. 一种动物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杨基的《到江西省看花次韵》与李白的《庐山谣》: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但杨基更侧重于细腻描绘春天的景象,而李白则通过豪放的笔触展现山水的壮丽。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作品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杨基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舟行 渐西观察提点山右中江父老咸怀怨思献诗三十韵以志惓怀 赋示诸将 其四 赋示诸将 其三 赋示诸将 其二 赋示诸将 其一 悲台湾 其二 悲台湾 其一 乙亥元日庐州作 其二 乙亥元日庐州作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该练 韫椟藏珠 邑字旁的字 黍字旁的字 历尽沧桑 钜人长德 提手旁的字 甘字旁的字 传授 例物 兰桂齐芳 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舍本求末 骆驼绒 包含料的词语有哪些 兀字旁的字 浄色 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