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1:34: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1:34:15
赋示诸将 其二
作者: 陈文騄 〔清代〕
万年王迹起辽东,
朱鸟祥开一粒红。
宗祖艰难曾卜洛,
臣工计策祇和戎。
东邻地竟汶阳返,
西帝图翻督亢穷。
旰食宵衣频北顾,
涓埃谁为答宸衷。
这首诗描绘了辽东地区的王朝历史,象征着长久的王权与兴起。诗中提到的“朱鸟”预示着祥瑞,像一颗红色的种子在希望中萌发。回忆起祖先的艰辛与曾经的决策,诗人感慨臣子们的谋略多在于和睦相处。东边的邻国汶阳已然归来,西方的帝国图谋翻身,政局愈发紧张。诗人常常面向北方,心中忧虑,细微之处又有谁能回应这样的忧虑与忠诚?
作者介绍:
陈文騄(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豪放与沉郁的诗风著称。他的诗多描绘历史、山水和人生的哲理。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国家的忧虑与对未来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清朝时期,国家面临内忧外患的复杂局势,诗人通过古典的方式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反映了他对历史的深思与对未来的期许。
《赋示诸将 其二》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时代情怀的诗。诗中通过对辽东地区的描述,引出了对王朝兴衰的感慨。诗人首先提到“万年王迹”,这不仅是对历史的追溯,也是对当下的警醒。朱鸟的出现则象征着希望与吉祥,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对祖先艰辛的回忆,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中,诗人不仅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如邻国的返还和帝国的图谋,更通过“旰食宵衣”的描写,展现出人物内心的焦虑与无奈。诗中展现的情感复杂而深邃,既有对历史的敬畏,也有对未来的迷茫。
诗在语言上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仗和比喻,使得整首诗更具音乐感和诗意。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关切与期待,体现了强烈的家国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历史的深刻理解与对未来命运的忧虑,反映出强烈的家国情怀,传达出“以史为鉴”的智慧与对和平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万年王迹”指的是什么?
A. 长久的历史
B. 短暂的记忆
C. 未来的希望
D. 个人的成就
诗中提到的“朱鸟”象征什么?
A. 厄运
B. 吉祥
C. 战争
D. 迷茫
“旰食宵衣”所描绘的是一种怎样的状态?
A. 富裕生活
B. 轻松愉快
C. 艰辛困苦
D. 游刃有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春望》与《赋示诸将 其二》:两首诗都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但前者更多的是个人情感的抒发,而后者则是对历史与现实的宏观分析。
通过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赋示诸将 其二》这首诗。